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镜头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成为改革的起点

材料一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全县有名的穷困村。由于吃不饱,每年秋后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外出讨饭。1978年,生产队社员签订了全国第份包干合同,如图


材料二 今年(1979年)全队粮食总产量132370斤,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粮食产量总和……据初步统计,今年全队农副业总收入47000多元,平均每人400多元。1966年至1976年,人均年收入在16.5元至40元之间。

——据凤阳县委政策研究室《“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1979年2月)整理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大包干歌》


(1)以上材料说明小岗村的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实行“大包干”后,小岗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镜头二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材料四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 ……对投资额达五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者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材料五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

——《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

材料六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2)据以上材料概括,经济特区实行了哪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特区的建立有何意义?

镜头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仿照表格其他部分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镜头四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试举例说明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需答出四个事例)
2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依据大事年表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3 .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代化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

材料三   《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期间(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六五期间(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期间(1986—1990年);改革治理整顿
八五期间(1991—1995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改革潮涌
九五期间(1996—2000年);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十五期间(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20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并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采取的重大举措。“六五”计划期间,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2020-01-2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4年中国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中国加入20国集团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历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设经济特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一到北京就说,总统派我来是谈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的。……美国和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相似的长远的战略关系。当代世界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苏联崛起为全球大国,这个特征使我们团结起来。

邓小平认为中国要搞改革开放,就必须借助美国实现现代化。……美国人认为,中国搞现代化对其有利……从长远来看中国是一个潜在的、有利可图的市场。……这样,双方终于决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据马京波《重谈邓小平》、资中筠等《改革开放中的美国因素》整理

材料二   

1978年可口可乐公司获准向中国出售第一批瓶装可乐,并提供制罐和罐装设备
1982年中美合资北京建国饭店开业,两年后向全国推广经营管理方法
1985年中美合资高科技企业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成立
1987年美国快餐公司肯德基第一家门店在北京开业
…………

——据资中筠等《改革开放中的美国因素》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美建交的文件,并分析中美建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吸收“美国因素”的表现,结合所学,指出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2020-01-1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B卷)
7 . 规律提炼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程】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四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注意回答影响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二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注意回答实质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3)依据材料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注意“主要推动因素”至少回答两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中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当时国务院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万里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一举动表示的支持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材料二   201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2012年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近300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和理想城市实现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价。蓝皮书显示,位列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有:香港、深圳、上海、广州、苏州、佛山、天津和澳门等城市。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改革开放持久性的时态规律做出的科学结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农村推行的生产组织形式,材料中协议的落实和邓小平的举动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所述城市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因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表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手工业和商业十分繁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使得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统治者致力于开辟海上通道,对海外贸易奉行积极政策,“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所造船舶名闻四方,指南针在航海活动中得以应用,以致宋代商船足迹远达中东、北非。因此,宋代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成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途径。

——据李金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明太祖立国之初,在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着倭寇不断骚扰,劫掠沿海山东、直隶、浙东、福建郡邑的局面。加之元末农民起义的残部,如张士诚等的余党亦遁入海岛,与倭寇相勾结,“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货财。北自辽海、山东、南抵闽、浙、东粤,滨海之区,无岁不被其害”。为了维护刚建立的明王朝,明太祖不得不实行海禁,规定“片板不许入海”。

——摘编自李金明《论明初的海禁与朝贡贸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并评价这一政策。

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锁国。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3)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举例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是如何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10 . 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由浅入深,稳步推进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速遇了特大早灾,秋种难以进行。安徽省委将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农民。有些地方在“借地”的基础上搞起了包产到组,其中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搞起了包干到户。

——一吴恩远《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材料三   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人们思维深处的深层次忧虑没有解决。从南方讲话到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与此同时,政府进一步开放,到90年代中期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接——编自萧国充、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为何得到农民的支持。概括这一做法对农村改革的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经济体制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克服这些弊端的?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