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两极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建立自己领导的“世界大家庭”、创建自己主导下的全球秩序,运用战争与和平两种手段推行对外政策,以保证美国及其盟友“在全球范围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尼克松说,“国家参加战争,实现胜利是至关重要的”,“胜利应该界定为使用军事手段去获得具体的政治目标”。对此,美国政要主要有如下观点:一是“冷战促成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引发了朝鲜和越南的热战”等几十起较小规模的军事冲突,但“却没有把超级大国带入相互敌对的战斗”。二是美国必须解决由哪一类国家来支配“世界的命运”问题。因此,美国除了将获取冷战胜利作为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外,别无他选择。三是冷战是把军事、经济、哲学思想、政治和外交的力量结合起来,其中每一点对这场战争的结局都十分重要,并将支配世界形势。四是美国要区别切身利益、重要利益与边缘利益。

——摘编自李慎明、尹斌《冷战后美国统治集团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主要观点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施“冷战”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政要对“冷战”的理解。
2024-03-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研究发端于16—19世纪逐渐形成的东方学,代表作有葡萄牙航海家皮列士的《东方志:从红海到中国》、英国旅行作家哈克卢伊特的《英吉利民族的主要航海、航行、贸易和发现》、英国传教士大卫·利文斯顿的《在南非的传教旅行与研究》等。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以语言和宗教为代表的古代文明,东方被描述为落后的、僵化的“他者”,有待西方的统治和引导。他们收集的东方地理和人文资料,受到西方的广泛关注。

二战后,美国招募各国最杰出的专家“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所有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为美国的决策提供参考,区域研究涵盖地球各个角落,最受重视的是苏联学和中国学。1958年,国会通过《国防教育法案》,向高校提供资金,资助其区域研究。这一时期还涌现了“世界区域研究专委会”等一批学术团体。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高校设立以特定地区为名称的研究中心。2011年,教育部启动高校区域国别研究专项,目前已做到了对世界各地区研究的全覆盖,中国的研究植根于研究地的社会文化,依靠合作机制,让当地学者为自己发声,从而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性”知识。同时,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阐明人类社会的共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借鉴。

——摘编自朱晓中《区域与国别研究:缘起、内涵、知识生产和挑战》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近代以来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变化。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在冷战中的地缘政治地位非常重要,苏联为回应美国的“遏制”政策,运用能源武器与美国在欧洲展开激烈博弈。二战后,苏联与西欧贸易几乎断绝,到50年代末,苏联与西欧能源贸易才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紧张局势缓和,“东西方经济联系的发展形成了物质实质,仿佛成为一种缓和的基础”。苏联与西欧贸易总额逐年增长,苏联极力推行“能源一体化”、“缓和物质化”,向西欧国家提供他们紧缺的石油和天然气换取外汇,并从西欧国家进口各种工业部门所需的成套设备。对西欧国家来说,这也是有利的。另外,苏联对经互会的能源输出往往是牺牲经济利益的,其石油出口价格一直是低于当时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这使苏联掌握了支配弱小盟国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力量。但是,石油经济政治化使苏联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石油出口,这也酿成了苏联时期经济建设的致命弱点。

——摘编自于春苓、杨超《冷战时期苏联对欧洲的能源外交》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苏联对西欧和东欧能源外交政策的异同。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苏联的能源外交政策。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参战各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英国失去1/4,法国失去1/3,德国失去全部;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到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它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1919年仅各协约国对美国欠下的债务就高达100亿美元。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的论述》

材料二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战时繁荣后,面临着产能过剩带来的转型压力。……CEEC(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各国以对美贸易赤字为基础向美国提出了援助需求。

1948年对外援助法案》对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援助条件、援助方式、援助金额、监督机制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其中核心要点如下(部分)

美国在法案中要求每个受援国必须与美国签订双边协议,做出八项具体承诺。……美国还要求受援国承诺:必须为美国出于战略目的原料购买提供便利,欧洲在原材料生产提高的情况下应考虑向美国输送,欧洲国家向美国提供美国短缺的材料是换取援助的条件;受援国必须优先购买美国的农产品;……必须消除关税壁垒,以利欧美自由贸易。

——编自赵庆明、宋有为《浅析马歇尔计划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后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马歇尔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并从美欧关系角度评析马歇尔计划。
2022-05-1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料:美国国家安全的目标和计划 (节录)

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就是为了帮助在自由世界中建立这样的制度和条件。这个政策的基本特征简述如下:

帮助欧洲复兴并建立一种欣欣向荣的经济;

帮助其他那些由于战争或冷战而产生特殊需要,且我们在那儿有特殊利益并有责任满足它们要求的国家;

帮助发展落后的地区;

对北约成员,如希腊、土耳其等提供军事援助;

在东西方贸易中,限制向东方出售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货物;

购买和储备战略物资;

致力于重建一个基于多边贸易、关税壁垒降低和货币可自由兑换的国际经济。

——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 (1950年4月 14日)

依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二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
2024-05-12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2年,美国“围堵教父”斯皮克受提出“边缘地带论”: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其思想对二战后美国的军事部署、安全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共同防卫援助协定》体系就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1949—1955年美国操控缔结的军事政治组织


——据崔丕《美国〈共同防卫援助协定〉体系研究二题》等


评述二战后的美国“《共同防卫援助协定》体系”。
2024-03-0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校际联合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美国对外援助的性质,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观点一“对外援助”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或机构对另一个国家的人民或机构所实施的帮助或计划进行帮助的行为。我们是最热忱地、最真诚地、最恳切地企图帮助这些不发达国家达到提高生活水平的目的
观点二一个国家给另一个国家提供多少援助,不取决于后者的需要,也不取决于它以往的经济状况是好是坏,或它的道德状况,而是取决于援助国将从对其援助中在政治上能获得多少好处

——摘编自[美]罗伯特沃尔特斯《美苏援助对比分析》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外援助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在援助的构成比例方面(见表),二是提出“欧亚并重”的“全球战略”。

1946—1953财年部分年份美国对外经济和军事援助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对外援助总额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军事援助所占百分比
19463075.73075.70.00
19483179.52864.7314.89.9%
19505971.34799.31172.019.6%
19517612.63426.74185.955.0%
19526814.02408.94405.064.6%
19534979.92246.12733.854.9%

——摘编自娄亚萍《试论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援助》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材料一中的两种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发生的具体变化,并说明其背景。
2022-04-22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卷(四)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
《日俄战争》的主要描述对日本有好意的美国;美国的援助美国的援助;列强间深刻的利害关系;美俄的利益对立美国的援助;列强间深刻的利害关系;美俄的利益对立;美国对日本的警戒感、黄祸论
朝鲜战争的主要描述韩军受到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队的帮助与受到中国援助的朝鲜对抗、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逼近中国国境,中国派义勇军援朝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逼近中国国境,中国派义勇军援朝;朝鲜民族本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反映了美苏两阵营对抗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逼近中国国境,中国派义勇军援朝;朝鲜人民的统一愿望因为美苏对立不能实现;美国作为联合国军支援韩国,中国向朝鲜派遣义勇军
上表是日本不同年代的历史教科书在介绍日俄战争与朝鲜战争时,对美国的相关描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本教科书中与美国相关描述的变化。(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2022-03-17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试卷(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诺曼·福拉德曼看来,冷战有十分清晰的轮廓∶"冷战如同两次世界大战一样,是一场真正的战争,而非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仅仅是一场由误会导致的意外事故。"这场战争是由苏联的革命分子发起,对他们来说,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是为生存的需要而战",其矛头直指西方资本主义。它同时又是一场"循序渐进"的战争,紧张或缓和都是暂时的,它们的后面总是埋伏着更大的进攻。"只有其中一方的崩溃",才能使其最终走向结束。

——摘编自杨敏《关于冷战的几种综合观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有关冷战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评述清晰。)
10 . 温斯顿·丘吉尔是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的风云人物,他的外交战略充满着政治智慧。以下是不同时期丘吉尔对苏(俄)政策的言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任职)言论
1918年12月
(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
“消灭布尔什维克,同德国佬接吻!”
1932年5月
(在野党议员)
“制止侵略的途径只能是联合纳粹德国之外的欧洲国家,尤其要联合法国和苏联。”
1938年9月
(在野党议员)
“如果我们不能建立反侵略的伟大同盟,我们就将陷入致命的危险之中,如果我们拒绝同苏俄的正常合作,那是极端愚蠢的。”
1941年6月
(首相)
“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只要一息尚存,力量还在,就齐心协力打击敌人吧。”
1942年上半年
(首相)
“如果考虑到俄国为消灭希特勒、为我们的共同的事业所做出的一切,我们为俄国所做的事太少。”
1942年10月
(首相)
“我的全部思想主要集中于欧洲这个现代国家和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如果俄国的野蛮行径一旦蹂躏了欧洲古老国家的文化和独立,将是非常可怕的灾难。”
1945年2月
(首相)
“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俄罗斯的统治浪潮正在席卷欧洲。为了与俄罗斯尽早摊牌并解决问题,我们现在必须转变我们的立场。”
1949年4月
(退任首相)
“我们未能将布尔什维主义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沉重的负担。”

——据徐瑞雪《浅析二战前丘吉尔对苏态度的演变》等整理


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丘吉尔的“外交智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