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65—1967年夏,和平运动逐渐形成。1965年以前,对于遥远的亚洲国家发生的战争,只有一些知识分子与和平团体关注。随着战争的升级,文化界自由派也开始反对约翰逊了。纽约书评有名望的编辑们发起了一次反对约翰逊战争升级政策的请愿活动。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学生的反战了。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学,爆发了有名的“言论自由运动”。在“言论自由运动”高潮的时候,学生甚至占据了学校的行政大楼,引起了全国性的罢课。当约翰逊对北越开始一系列轰炸时,很多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发起罢课运动,深入讨论越战。除宣讲会外,学生还开展了抵制征兵活动。学生认为。如果战争本身是错误的,那么支持这场战争的政策和行为也是错误的。

——朱美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平反战运动的演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兴起的主要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主要方式。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4年德国政府发表的《安全政策白皮书》公布了德国新安全战略的三层目标:“保卫德国及其盟国的安全,预防、限制和结束可能危及德国或德国盟国的领土完整与稳定的危机与冲突;建立有利于德国的欧洲安全机制;愿以联合欧洲中一平等分子之地位贡献世界和平”。在安全观念上,德国认为,欧盟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一极,德国是这一极中的核心力量,一个多极的世界有利于维护和平与稳定。与安全观念转变相适应,德国的安全手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重视运用经济、联盟和联邦国防军等综合国力,建立更具适应性、灵活性的安全体系,在与世界各国的互动中加强安全合作,广泛运用外交、安全、国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应对多元化安全威胁。

——摘编自夏立平《三重身份视域下的冷战后德国安全战略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冷战前后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后德国国家安全战略制定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尔维纳斯群岛扼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航道要冲,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利用这里天然海港作为海军基地成功地袭击过德国舰艇。战后马岛还是进行南极探险和科学考察的前哨战和物资中转站。70年代在马岛大陆架和海底探测到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锰矿资源后,其重要性尤为引人注目。关于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是英阿之间一直存在争论,并时常发生冲突。1982年3月,双方关系再度紧张,4月2日阿根廷军队突袭马岛,俘虏了马岛上的英国驻军,3天内,英国发动了自二战以来的最大军事行动。马岛战争是以海军为主、诸军兵种协同作战的现代化战争。战争期间双方在战斗中大量使用各类战术导弹、制导鱼雷和激光制导炸弹,在战场上取得惊人的效果,因此全世界军界人士称此战为“导弹时代的首次战斗”。由于制导武器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攻击的整个过程,都由精确的制导系统控制,使攻击距离、命中精度和破坏威力远远超过传统火炮,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大大增加。战争中双方积极运用空中力量,用于控制战区、对海对陆攻击、侦察、兵力投送和后勤补给等,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经过40多天激烈的海陆空战斗,阿根廷军队投降,英国恢复了对马岛的统治。

——摘编自保罗·布鲁尔《聚焦战争》


(1)根据材料分析指出英阿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岛之战的特点,谈谈你的启示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9年,卡斯特罗领导下的古巴革命获得成功,建立了拉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古美交战。古巴转向苏联,严重威胁了美国的安全。与此同时,局势动荡的其他拉美国家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古巴式的革命。肯尼迪上台前,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降低;来自苏联的经济和科技挑战加大。为了稳定美国的天然“后院”和阻止苏联的渗透,肯尼迪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的“和平战略”……在增强军事控制的同时,更强调经济技术援助。1961年肯尼迪指出“针对我们的南部邻邦,在新的争取进步联盟计划中,我们保证把豪言壮语变成好的行动,援助自由国家的人民和政府摆脱贫穷……并且让其他国家知道,西半球仍然是自己的主人。”

——摘编自张静《冷战时期美国拉丁美洲政策研究)

冷战结束后,美国放松制裁、增加接触,美古关系出现松动。2015年,双方恢复外交关系。2016年,奥巴马声称:“美国没有能力,也没有意图把变革强加于古巴。古巴将取决于古巴人民。我们将不会把政治或者经济制度强加给你们。”人们对其原因有多种解读:美国认识到对古巴制裁已经失败、制裁导致国际国内对美国政府的压力、美国不希望继续失去古巴市场以及奥巴马想为自身添加政绩……但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政府迫于近两年国际形势新变化,需要对其全球战略再次进行调整。美古关系的实质性改善,由于各自内外制约因素无法一蹴而就。只要美国无法彻底放弃冷战思维,仍将拉美视为其“后院”,关系的全面改善就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摘编自王鸣鸣《从美古复交看美国全球战略调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肯尼迪时期美国对古巴政策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后影响美古关系走向的因素。

2018-06-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18届高三省际名校联考(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恐怖主义狂潮冲击着世界上许多国家,但首当其冲、受害最深的当推美国。据美国国防部统计,1968—1985年,在72个国家里的美国人和设施遭到过恐怖袭击。美国的外交官遭袭击和暗杀者已达300多人。在世界上每年发生的恐怖事件中,以美国为目标的约占30%一40%。

——摘编自吴华等《全球冲突与争端》

材料二2001年9月11日,恐怖组织袭击了位于美国纽约的世贸大楼。之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打击恐怖势力。

2001年10月7日,美国开始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

2001年12月13日,布什宣布,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

2002年2月,美国开始着手准备对伊拉克动武,布什及其主要官员不断放风,表示要从军事上推翻萨达姆政权;

2002年6月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发表演说时,提出了“先发制人”的理论;

2003年3月,美围绕开联合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恐怖事件中“受害最深的当推美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9·11事件”后美国采取反恐措施的特点。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英国霸权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7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竟起”的时代。                                     

——摘自文献资料


材料二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外出现了许多像“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但中国政府明确宣布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既然和平发展是一条道路,能不能够走得通啊?人家让不让你和平发展,你自己到了一定时候会不会头脑发胀,不那么和平发展了呢?这都是议论的问题,我觉得中国这条和平发展道路是能够走通的。

——宫力《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冲击》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霸权崛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由美国主导的主要表现?
(3)材料二认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能够走通的。”请从当今国际背景的角度,谈谈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能够走通的有利条件。
2016-11-18更新 | 4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山西省介休十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