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盟友和竞争对手中寻找或培育新的共同利益、开拓新的合作议程以获得国际合作的领导地位,成为尼克松上台后的重要任务。1969年,尼克松开启了北约“应对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的建立工怍,环境治理项目成为该委员会的核心项目。此外,尼克松将环境议题纳入了对苏的“缓和战略”中。

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总统一反80年代美国环境外交的低迷,开启了“美国第二个环境时代”。1993年后,美国积极增加了对外环境援助,并以此显示其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表明其对国际社会的“负责态度”。自1997年起,美国政府在每年的地球日都要发布有关环境外交的报告,对全球环境状况和国际环境政策作出评估,并确定今后的环境外交工作重点。而《京都议定书》没有对发展中国家规定具体的减排要求,美国随即提出了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看法,认为这种做法会加剧发展中国家在减排问题上的惰性。

——摘编自夏正伟等《克林顿政府的环境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政府实施环境外交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境外交的新发展。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国环境外交战略的认识。
2 . 【美伊关系与经济制裁】

材料一   美伊关系的交恶始于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在此后40多年里,美国没有停止对伊朗的制裁,背后的原因是美国担心伊朗对其中东霸权带来威胁。美国对伊朗制裁的起点是1979年卡特政府下令停止对伊朗的石油进口,并冻结了伊朗政府在美国银行120亿美元的资产,此后历届美国政府大多维持或升级对伊制裁。到奥巴马政府时期,又借口伊朗研发核武器,美国联合部分主要国家对伊朗进行全方位制裁。美国政府对伊朗采取的金融制裁主要有以下两种手段:一是禁止伊朗进入国际金融体系。切断SWIFT系统(国际资金支付清算系统),使伊朗无法使用美元、欧元等进行跨境交易。制裁实施后伊朗石油出口量大减,GDP随之下降。二是冻结伊朗政府以及相关人员的银行资产。这不仅限制了经济运行,也引起伊朗人民的恐慌,对伊朗货币贬值和高通胀的预期进一步加速伊朗货币的贬值。

——摘编自陈华李鹏飞《美国对他国金融制裁的基础、路径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二   美国金融制裁明确地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它是针对完全不相干的第三国直接或间接地实施了强制性的惩罚措施迫使其断绝与目标国的经贸往来,而贸易自由本身就属于一国内政,不容许他人干涉;另一方面通过美国实施次级制裁体现出的对本国管辖权的任意扩张,特别是以各种理由对他国属地管辖的突破也凸显出对他国主权的侵犯。

——摘编自范晓波《美国金融制裁的基石与应对》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评述美国滥用金融制裁打击伊朗的行为。
2024-05-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本轮2023年巴以冲突以来的部分停火方案内容及其表决结果

名称方案主要内容简概赞成国反对国弃权国表决结果
俄罗斯方案①呼吁立即实行持久、受到全面尊重的人道主义停火;②强烈谴责针对平民的一切暴力和敌对行动;③呼吁哈马斯释放人质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俄罗斯、阿联酋等6美国、英国、法国、日本4阿尔巴尼亚、巴西等5不通过
巴西方案①呼吁实行人道主义暂停;②谴责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和敌对行动以及一切恐怖主义行为,明确反对并谴责哈马斯实施的恐怖主义袭击;③敦促各方充分遵守国际法并开放人道主义通道。中国、阿联酋、日本、巴西等12美国英国、俄罗斯2不通过
联合国大会方案①呼吁立即、持久和得到充分尊重的人道主义停火;②谴责针对平民的暴力和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行为;③呼吁释放人质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阿联酋、法国等120美国、以色列等14国家加拿大、奥地利等45通过

材料二   本轮巴以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导致严重人道主义灾难,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多次就当前巴以局势表明中国原则立场,强调应立即停火止战,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安全畅通,防止冲突扩大,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注:“两国方案”是指恢复巴勒斯坦民族的合法权利,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摘自中国外交部《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不同停火方案的主要分歧点,并指出其背后折射出的当代国际法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两国方案”的原因。
2024-02-07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车臣共和国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它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导致了(苏联)俄罗斯政府与车臣地方政府都想要控制此地。车臣人大多数是穆斯林,在二战时,因为民族主义泛滥而仇恨苏联制度,大部分车臣人乘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直到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政府才决定恢复车臣自治共和国的建制。1991年叶利钦曾下令在车臣实施紧急状态,却遭到戈尔巴乔夫的反对,在苏共高层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进行着激烈的权斗,都通过各种手段支持车臣的分裂势力,以争取对自己的支持。苏联的解体催生起车臣人强烈的反俄情结,车臣民族主义便产生觉醒在苏联土崩瓦解的废墟之上。叶利钦上台之后,立即制定对车臣的作战计划,在整个车臣战争中,俄罗斯消耗了大量军费,使经济危机与民族危机形势更加严重。独联体国家与俄政府内部不少高级官员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主张和平方式解决车臣问题,反对战争。中东穆斯林国家和西方一些国家则指责俄罗斯“破坏民主”“践踏人权”,宣传要和俄罗斯断交,有些国家还采取了经济制裁。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车臣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车臣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2024-01-1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届高三12月双百金科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研究表明,如果人口结构合理,劳动力数量就充足,社会也就处于人力资源运转良好的状况;相反,如果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减少,那么老龄人口数就相对地增加,人力资源不平衡时,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养老、就业等社会问题也更加复杂,如何在不同经济时期采取合适科学政策导向成为关键性问题。

—摘编自[意]马西莫·利维·巴奇《世界人口简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要求:史论结合,叙述完整,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4-01-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项城市2024届高三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于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法国于1681年颁布的《海事法典》,对两国的航运业有推波助澜之功。在英法强劲的挑战之下,17世纪末期,荷兰日渐衰落,英法航运业及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英国逐步掌握了贸易主权,走上贸易帝国之道;而重商主义及其成果为18世纪法国的商业和欧洲大陆工业强国地位奠定了基础。17世纪末法国在海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过数场争霸战争后,在北美、中美洲以及非洲皆建立起了殖民地……最终英国于1763年彻底战胜法国成为海上霸主。

——摘编自柴彬、齐玉凤《17世纪英法海事法令与海上贸易秩序建构》

材料二   20171月,美国海军发布文件指出,美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我们的繁荣直接关系到美国海军提供的海洋自由。水面部队已经做好准备应对并击败从海盗到全副武装的非国家军事行为体,再到敌国海军的威胁。全球的竞争者会试图破坏海上机动自由,方式是海洋拒止技术的部署和扩散,包括先进的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整合和分层传感器系统及瞄准网络、远程轰炸机、先进的战机、潜艇、鱼雷、先进综合防空系统、电子战、网络和太空技术,以及不对称战术。这些能力旨在提高与美国军队对抗的风险,对手的目的是削弱我们的朋友和盟国对我们前沿行动能力及意愿的信心。

——摘编自张昊译《水面部队战略:重返制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英法两国颁布海事法令的共同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海军战略的特点。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末,工业世界的一小撮“新帝国主义”强国征服了整个非工业世界。全球国际经济体系和全球国际政治体系相互交织,形成有史以来第一个“完全的全球国际体系”。这是一个由英国主导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国际体系。

材料二:1900年至1945年,在科技大革命的影响下,人类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内,发生如此多的重大变革,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遭受如此骇人听闻的浩劫。“新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大萧条造成普遍的政治动荡和革命危机,三种主要的政治意识形态——自由主义、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进行激烈的竞争。自由主义在大萧条后经历了嬗变,社会主义及民族民主力量不断壮大,全球力量重心从西欧向美国转移。

材料三:20世纪末,地球上大概有60亿人口,组成大约200个国家以及无数形形色色的非国家行为体。2000年悉尼奥运会主题曲《火焰》:“我们就是地球。我们再次团结在一起”。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

(1)概括材料一中全球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材料二阐释该体系面临的挑战。
(2)结合材料二、三,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2023-11-13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届高三10月调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1年1月,索马里西亚德政府被推翻,各派军阀混战,局势持续动荡不安,人民苦不堪言。1992年12月9日,美军打着人道主义救援的旗号出兵索马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在索马里的行动引起索马里最大武装派别——艾迪德派的不满,并与联合国部队屡次发生冲突。包括“三角洲”特种部队在内的特种部队进驻后,艾迪德派武装强烈报复,不断采取“打了就跑”战术与美军进行激烈抗击,造成部分美军及大量平民伤亡。10月3日,美军特遣队指挥官威廉盖瑞森获得情报人员密报,艾迪德的两名高级助手将于当日下午前往位于摩加迪沙的奥林匹克饭店参加秘密会议,美军侦察机迅速飞临共成功抓获24名索马里俘虏。得知美军直升机入侵的消息后,艾迪德的部队立即用扩音器向索马里人广播:“出来,为你的家园战斗吧。”他们用AK﹣47自动步枪和RPG﹣7火箭筒对美军进行猛烈射击,并在主要路口燃烧轮胎,设置路障。为援救身处危险中的特种队员,在盖瑞森的不断催促下,驻索最高指挥官蒙哥马利少将经过与多国部队长达4个多小时的反复碰商,救援部队终于组成。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成功突破索马里武装的封锁,与城中坚守的部队会合整个救援活动持续至次日6时30分。此战造成美军直升机2架被击落,19名精锐战士阵亡,70余名受伤。

——摘编自张苗林陈彬《美军永远的痛——摩加迪沙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军侵入索马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军侵入索马里战败的原因。
2023-10-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国庆中学2023届高三5月质检历史试题
9 . 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加强全球治理,谋求自身发展,成为摆在世人面前的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之间内部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殇与中国方案》

材料二:承认并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元化是多极化时代的重要国际关系原则。过去对“模式”的理解,偏重于“普世性”,甚至要成为唯我独尊的和强迫别人接受的一种“样板”。而在普遍理解的是,“模式”“狭义化”了,只是各国自己选择的一种不同于别人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既有“中国模式”,也有“俄罗斯模式”“印度模式”“巴西模式”和“南非模式”种种。各种模式各有长短,可以相互探讨和相互借鉴,而不能自吹自擂,更不能强制推广于世。

——吴兴唐《国际格局多极化的新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世界全球治理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在多极化时代提出“发展模式多元化”的依据。
(3)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模式”的含义,并指出中国为全球治理所作的贡献。
2023-10-11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中发展共同体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巴以内部派别之争以及大国的角逐,使中东一直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地区之一。随看冷战的结束、大国利益关系的调整,巴以和平进程在大国尤其是美国及国际社会的干预下,虽然取得了像沙龙政府加沙撤离的重大突破,但未能最终解决。

在冷战时期,美国始终拒绝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将其与恐怖组织相提并论,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嗤之以鼻。1985年12月16日,美国驻突尼斯大使同巴解组织代表举行首次会晤,打破美巴长达40多年的对峙僵局,也拉开了后冷战时期美国主导中东和平进程的序幕。1991年11月到1993年9月,阿以双方进行了11轮谈判,虽成效不大,但使巴以之间由过去的冲突状态走向和平解决的轨道上来,开启了巴以和平进程的大门。

——据王新国、蔡昌卓《后冷战初期美国国家利益与巴以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以长期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巴以冲突和平进程。
2023-09-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