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秋由姓入人后向人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湧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通“返”)古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传》

材料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唐朝待人孟郊考中进士后,欣喜之际写的一首诗《登科后》,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那种志得意满的怖景。

——摘编自《普通商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推行的新的选官制度,并分析这一选官制度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辽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4)综上所述,谈谈你的认识。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自北宋至今,对于它的评价充满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取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熙宁变法期间,推行青苗法的提举官以多贷为有功,不问民之贫富,强行“抑配”,各级官吏则假新法之名而循私舞弊,与民争利,搞得“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当时的煕宁变法起码应该考虑“理财”和任贤授能、礼义教化如何协调并进的问题,而神宗却一味地强调“当今理财最为急务”,王安石也俯就、迎合这一旨意,强力推行新法,致使旧党“诸公退散”,新党又越次提拔了一些并非品学兼优的“晓财利之人”,为以后激烈的党争埋下了祸根。

——摘编自李存山《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提出“理财为方今先急”的背景以及“理财以农事为急”的目的。
(2)材料二揭示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
2019-07-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