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元封元年,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通典·食货典》

材料二   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转运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宋会要辑稿·职官》

(1)根据材料一、二,从背景角度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均输法实施的作用。
2024-02-2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②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3-07-14更新 | 186次组卷 | 28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北魏延兴元年(473年),北魏政府向人民征收“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

——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三   北魏485年,孝文帝颁布命令:“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授露田20亩。露田不得买卖,授田者身死或年满70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还官,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奴婢授田与良人相同,耕牛每头授田30亩,限4牛。”

——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四   (王安石变法)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概述推行均田制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列举王安石变法中能直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措施有哪些?并将其具体内容列举出来。
4 . 王安石认为财政困难的症结不在于官吏之多和傣禄之厚,理财应“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以此为指导,他在改革中
A.大幅缩减官员俸禄B.集中力量整顿吏治
C.拨款从事商业经营D.废除原有的募兵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少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③
2020-07-22更新 | 185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三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公元997年,宋廷岁收2 200多万缗,收支相抵还剩大半;到王安石变法前两年,收入已经高达11 000多万缗,收支却亏1 500多万缗,“民贫乏食”而反。造成这种统治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衰退B.起义频繁C.兵力不足D.机构臃肿
7 . 钱穆指出:“王安石的新法……之招人反对,根本上似乎还含有一个新旧思想的冲突……亦可说是两种态度之冲突。此两种态度,隐约表现在南北地域的区分上。新党大率多南方人,反对派则大率是北方人。”据此推断
A.经济的发展程度影响政治观念B.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C.变法措施加重了北方人的负担D.变法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倾向
2020-02-21更新 | 848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8 .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变法
A.实现了强兵目的,消除了边境威胁
B.增加了政府收入,达到了富国目的
C.促进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统一,巩固了统治
D.减轻了人民负担,改善了民众生活
2020-01-25更新 | 299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材料一 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移、丁口隐瞒、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簿……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

材料二 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
2019-12-03更新 | 414次组卷 | 25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的专利制度包括两类:一是茶盐酒矾的专利,一是金银坑冶和货币铸造的专利。宋初,茶盐酒矾的专利,是由茶、盐等户进行的。官府把这类产品加以控制,转由大商人销售而获利。宋立国以来对这类专利控制得极为严厉,私自煎盐三斤、酿酒三斗、造十五斤或炼矾十斤的,都要处以极刑。虽然如此,因为官府管理不好,茶、盐等质量低劣而价格又昂贵,极刑并不足以制止私贩和私造。王安石当政期间指出:仰赖巨商卖茶,有害于一般茶户和消费者,亦有害于封建国家,徒使少数巨商攫取厚利,因此王安石竭力支持官收茶税、“民自贩运”的做法。熙宁七年,王安石将川茶加以征榷,茶息初定为四十万贯,后增至百万贯。盐专利主要的办法:出笼的盐钞有一定数量,设置钞场“平买”盐钞,市易司用市价收买旧钞,由此稳定钞价。矾专利于熙宁年间废除承买制,全由官府经营。熙宁六年,矾利增加到183100贯。在金属采炼的专利上,变法派不主张国家加强对采冶部门的控制。同时还发布了放宽铜禁的敕令,许可民间自由制作铜器物,并予以免税。变法派还广泛采用了矿税实物征收制,同时还明确规定了矿税税率,冶户可以将其余生产物出售。货币的铸造则全由国家设置的钱监进行。

——摘编自漆侠《王安石变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两类专利制度的发展趋势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专利制度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