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据某话本记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老妪喂鸡豕,唤“罗,吵,罗,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日: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霜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对该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王安石变法引起民间普遍不满B.话本因为艺术加工而不可采信
C.王安石变法维护豪强地主利益D.话本还应与其它史料相互印证
2 . 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中记载:“介甫(王安石)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如与朋友争辩于私室”;钱穆的《国史大纲》提到:“王安石新政,一面忽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对外开疆用武,对内加意聚敛”。关于历史真相的探究,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
A.历史的真相是客观的,探究历史真相要坚持孤证不立原则
B.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属于一手史料,结论比较逼真可信
C.由于时代及政治立场不同,研究者得出的历史真相也不同
D.钱穆《国史大纲》属于二手史料,其研究结论更不可靠
3 . 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
D.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战争失利
4 .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A.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2017-05-20更新 | 730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