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明代万历之前,一条鞭法已经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施行,在江西、浙江、南直隶、广东广西、福建都较为成功。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后来,有学者对其研究时发现,一条鞭法在北方推广遭到了强烈的抵制。该学者意在说明(       
A.政策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B.一条鞭法未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北方地区中央控制力缺失D.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政策推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是张居正改革前后监察制度的变化(部分),据如表可知,张居正改革(     
内容改革前改革后
关于稽查官员奏章的职责稽查奏章的职责专属于六科六科仍掌稽查奏章的职责,但要受内阁监督
关于考查官员应办事情的账簿各衙门置备三本账簿,一本作为底册;另外一本送六科查考各衙门置备两本账簿,一本作为底册;另外两本作为附簿,一本送六科备注,一本送内阁查实
A.制约了君主权力B.体现了台谏合一
C.加强了内阁权势D.削弱了六科权限
2023-08-27更新 | 25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下·广东深圳·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一条鞭法最初在江南地区顺利实施,在北方推行时却遭到抵制。有官员认为,“务本者,子立之身,并应租庸;逐末者,不占一役”“地愈多者,苦愈甚。富者贫,贫者逃,而田卒污莱(荒废)”。据此可推知,一条鞭法在当时(       )
A.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B.奖励工商加剧贫富分化
C.已彻底废除了人头税D.征税标准不一激化矛盾
2023-07-01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1 高频选择题50题专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约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在1567—1572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这些地区较早实行“一条鞭法”的主要原因在于(     
A.自然经济解体较早B.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C.海外白银大量流入D.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明中叶后,税目繁多,人民不堪重负,张居正乃作“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的田赋力役,一律折为银钞缴纳。“一条鞭法”的推行(     
A.杜绝了额外征税现象B.推动雇佣关系产生
C.加强小农与市场联系D.促使白银流入中国
2023-05-19更新 | 592次组卷 | 4卷引用:04·选必一第0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572年,明神宗任用张居正进行改革。他针对明中后期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的状况,采取一系列举措。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一条鞭法B.加强官吏考核C.清丈土地D.裁减开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世纪明朝的赋税改革体现出“赋役合一、按亩计税、用银交纳、手续简化”的特点。对这一特点认识正确的是
A.“赋役合一”的具体办是摊丁入亩B.“按亩计税”的基础是政府推行均田制
C.“用银交纳”的方式适应了货币白银化D.“手续简化”的具体表现是纳庸代役
8 . 张居正在明初公文检查条规的基础上创行了考成法,规定六部、都察院各以两本考成文簿详细登载公文的实施要点和完成期限,每月分别送交六科和内阁,六科每半年通查一次并将逾期未完者呈送内阁,由内阁总体问责。这样,便形成了内阁监督六科,六科督促部院督抚的公文检查制度。张居正此举
A.使内阁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可防止行政运转效率低下
C.有利于精简政府机构设置D.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