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马克思说:“货币不是东西,而是一种社会关系。”据此,有学者进一步指出,明代随着白银成为社会上流通的主币,无论国计与民生,白银货币体系将社会各阶层无一例外地全部包容了进去。下列最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史实是明代(     
A.长途贩运贸易兴盛B.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C.施行一条鞭法政策D.自由雇佣劳动普及
2024-01-2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鱼鳞图册是官府清丈全国土地时绘制的鱼鳞状的土地清册。明代洪武年间曾编绘过鱼鳞图册。万历年间,张居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重新编制鱼鳞图册,共绘制2142地块形状及四至、所有者姓名等内容。张居正此举意在(     
A.提供赋税改革的依据B.限制土地兼并的程度
C.确定土地产权的归属D.弥补鱼鳞图册的不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秦汉到清朝中期的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如下表:
第一类鉴于前一个朝代的败亡,新王朝建立初期,总结其教训而进行的改革。
第二类由于周期性出现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提高文明程度,建立统治的合法性而进行的改革。
根据表格信息,以下中国古代改革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宋朝王安石变法——第一类B.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类
C.明朝张居正改革——第二类D.宋初强化统治的措施——第三类
4 . 明代万历之前,一条鞭法已经在南方的部分地区施行,在江西、浙江、南直隶、广东广西、福建都较为成功。万历九年,张居正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后来,有学者对其研究时发现,一条鞭法在北方推广遭到了强烈的抵制。该学者意在说明(       
A.政策的制定需要因地制宜B.一条鞭法未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北方地区中央控制力缺失D.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影响政策推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条鞭法最初在江南地区顺利实施,在北方推行时却遭到抵制。有官员认为,“务本者,子立之身,并应租庸;逐末者,不占一役”“地愈多者,苦愈甚。富者贫,贫者逃,而田卒污莱(荒废)”。据此可推知,一条鞭法在当时(       )
A.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B.奖励工商加剧贫富分化
C.已彻底废除了人头税D.征税标准不一激化矛盾
2023-07-01更新 | 29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代实行“一条鞭法”较早的地区是南直隶(约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在1567—1572年的十多年间,才逐渐向全国推广。这些地区较早实行“一条鞭法”的主要原因在于(     
A.自然经济解体较早B.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C.海外白银大量流入D.人口数量增长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张居正自言:“近年以来,正赋不亏,府库充实,皆以考成法行,征解如期之故。”这说明(     
A.政治腐败不利于国家赋税征收B.税制改革顺应民众现实需要
C.吏治改革促进财政局面的好转D.边疆危机影响国家政治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张居正在改革中创设了“考成法”,其基本精神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规定:“定程限,立文簿,月终注销。抚按稽迟者,部院举之;部院容隐欺蔽者,六科举之;六科不觉察,则阁臣举之。月有考,岁有稽。”张居正的这一措施(     
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B.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C.精简了政府机构的设置D.改变了内阁的参政体制
9 . 张居正《看详户部进呈揭帖疏》中说:“量入以为出,计三年所入,必积有一年之余,而后可以待非常之事,无匮乏之虞……一切无益之费,可省者省之。无功之赏,可罢者罢之。务使岁入之数,常多于所出。”以上材料表明张居正意图(     
A.整肃吏治,加强考核B.裁减开支,节省费用
C.清丈土地,抑制兼并D.筹集经费,远洋航行
10 . 某校高一史学社同学展开项目化学习,有一组同学搜集了商鞅、王安石和张居正三位人物的资料,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A.“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B.改革家都内蕴舍身赴死的浩然正气
C.中国近代改革与民众的思想启蒙D.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