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部学术著作统计了1890—1898年中国各大媒体宣传“维新”一词的数量。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政治观念大量输入B.维新思想为民众普遍接受
C.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呼声D.民主共和意识初露端倪
2 .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以下对“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理解正确的是:
①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②甲午战争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③“百日维新”是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④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8-12-07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模拟卷十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纪年方法,以六十年为一周期。2018年是戊戌(狗)年,下列事件中,同样发生在戊戌年的有
①康有为、梁启超等策划维新变法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018-06-02更新 | 21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18届高三选考科目模拟卷(一)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重要事迹表
1895年

1898年
‚
1899年
组织保皇会;联系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政府,谋求营救光绪帝。
1913年
主编《不忍》杂志,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提倡“虚君”式的君主立宪制。


——摘编自《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等
材料二
长素(引者注:即康有为)以为“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事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1903年)
材料三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又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康有为就是这时代中的这样的人。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成书于1936年)
(1)仿照材料一中1899年的样式,在、‚处填上合适内容。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观点提出的背景。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蒋廷黻评价人物的主要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简要评价材料一中所示康有为在1913年的事迹。
2016-11-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宁波高三下期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百日维新宣布废除八股取士,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裁汰冗员“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对这种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改革急于求成,操之过急
②加大了反对改革的势力
③促使慈禧太后扼杀改革
④维新派缺乏改革的策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1215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6 .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刻的感情。由于历史发展阶段和具体历史环境不同,爱国主义的内容和重点也有所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国安得不强?

材料二 呜呼国民!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背垢,于日本人之密约危险,以及朝夕企祷之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今已有五国公管,降而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噩耗传来,黯天无色。                                                     ——以上材料均引自《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 中国近代前期大事年表

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州开始领导禁烟运动

1843年,魏源撰写的《海国图志》发表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9年,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

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在“自强”、求富的旗号下创办一批近代的工业、教育和国防事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化事业

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派提出“商战”思想1894年,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1895年,台湾爆发“反割台斗争”;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开始

1900年,以“扶清灭洋”为旗号的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5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掀起反清革命高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颁布《临时约法》

1912一1922年,以“实业救国”为理想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请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一、二中的两段话分别与材料三中的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2.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前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3.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前期的爱国主义演进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2016-11-18更新 | 6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