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日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的文字,深深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他是一个“流质善变”的人,往往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梁启超思想多变源自(     
A.阶级立场的转变B.社会性质的变化C.时局变幻的影响D.不同道路的选择
2023-12-13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谭嗣同在《仁学》中提出,“仁以通为第一义”,最终要实现“有天下而无国”的“地球之治”。梁启超为《仁学》所撰的序中说:“仁者,平等也,无差别相也,无拣择法也,故无大小之可言也。”据此可知,维新派(     
A.谋求学习西方变革政治制度B.顽固坚守传统儒家学说
C.借助传统文化阐释救亡观念D.反对西方民族国家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话剧《茶馆》中第一幕庞太监说道:“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了,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此一幕发生的背景是(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廷朝野震动B.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
C.维新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遇害D.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维新变法前后,一些英美传教士和外交人员大力鼓吹变法,他们将西学、西教、西政说成是三位一体的,中国采西学,行西政,必须学西教。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传播宗教是西方列强主要目的B.君主立宪制受到社会广泛支持
C.西方列强认同中国的变法活动D.部分西方人意图影响中国内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是对旧体制中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的革除和变通。戊戌变法时期,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体制是
A.科举制度B.行省制度C.封建专制D.外交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