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日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近代较早提出中国各民族一体融合的“大民族”观点的是梁启超。1903年他提出,“合汉、合满,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跖于五大陆之上”。后来他用“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作为有史以来中国各民族的总称。这说明梁启超意在(     
A.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摆脱民族危机,走上强国之路
B.团结各族人民,巩固共和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
C.宣传民族历史,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共同反侵略
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2024-02-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梁启超在《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中反思戊戌变法运动时说:“为了防止别人争权而把他应有的权力收掉,必然导致大家讳忌争权而遇事推诿,其恶果是‘因噎而废食者必死,防弊而废事者必亡’。”材料旨在说明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C.维新派改革措施的失当D.改革缺乏必要社会基础
2024-02-0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甲午战后,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令士民公举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略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不论已仕未仕,皆得充选,因用汉制,名曰议郎。皇上开武英殿,广悬图书,俾轮班入直,以备顾问。并准其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词”。这一主张(     
A.成功化解了改革阻力B.肯定了国民的政治权利
C.为改革赢得群众基础D.推动了官僚制度的革新
2023-11-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发行《万国公报》和《强学报》、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严复等先后在上海、湖南、天津等处创设《时务报》《湘报》《国闻报》,掀起维新运动。康、梁的行动(     
A.掀起了维新变法的高潮B.促进了中国民众的觉醒
C.得到了官僚集团的支持D.凝聚了社会各阶层共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康有为明确称“(孔子)改制而曲成万物、范围万世”,则“天下古今大小一切”事皆应纳入孔子改制范围之内,亦当由孔子义理和制度来加以判断和衡量其是非对错。《万木草堂口说》中他称“以《仪礼》合律例读,便知今皆孔制”。康有为的这一思想(     
A.试图突破“中体西用”的束缚B.意在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C.扩大了政治革新的社会基础D.体现出对儒学的理性反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列是关于维新派围颐和园、软禁慈禧太后的四则史料,这些史料(     
史料内容来源
杨深秀尝夜半奋髻起曰:“八旗宗室中,如有徐敬业其人,我则为骆丞矣"胡思敬《戊戌霜录》
深秀以常言,得三千杆毛瑟枪園颐和园有余也《戊戌变法)第4册
1898年春,康对人说:“此时若有人带兵八千人,即可围颐和园,逼胁皇太后,并逼胁皇上,勒令变法,中国即可自强”梁鼎芬《康有为事实》
康长素向人言,以兵園园湖,不令太后与闻国政。此语宣传都下,余曰:“速发传单,言我等与康无交情,免受其祸”《金銮琐记》
A.佐证戊戌变法带有浓厚暴力色彩B.反映了维新派变法策略有失严谨
C.说明慈禧太后态度关乎变法成败D.证明了军队在变法中的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某学者认为,维新派从1895年5月到6月期间,一直在《时务报》《国闻报》《湘报》等刊物上为变法造声势,上书让光绪帝颁布了几十道诏令,造成反对派群起而攻之,改革没有一点退路,最终变法以彻底失败而告终。该学者意在强调,戊戌变法失败于(     
A.未能循序渐进稳步发展B.群众基础不够牢固
C.缺少清朝统治者的支持D.彻底废除旧的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学者史仲文认为:“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难之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基点,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经济贸易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祖国的富强,才能彻底摆脱民族危机。”材料中作者认为维新派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有(       )
①强烈的爱国性     ②措施的务实性   ③目的的功利性     ④结果的彻底性
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2022-11-1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维新派一直宣传民权、开国会,但在政治改革方面,“维新”实际所做的不过是减汰冗员、裁撤机构,设立制度局等行政方面的措施,而并没有颁布关于定宪法或开议会的谕旨。此举 (     
A.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取得了实效B.表明清廷已放弃政治体制改革
C.完全沿袭日本政治近代化之路D.意在减轻来自守旧势力的阻力
2022-10-31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复习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为了(     
A.缓和德英关系B.推广德语教育
C.维护中国权益D.争取在华利益
2022-10-27更新 | 3276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