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日维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他们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法哲学中的权利观念,第一次提出中国民权说,超越了过去几千年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民本’思想。”这一“民权”说(     
A.动摇了儒家的地位B.成为创立民国的指南
C.属于三民主义学说D.带有思想启蒙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的文字,深深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他是一个“流质善变”的人,往往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梁启超思想多变源自(     
A.阶级立场的转变B.社会性质的变化C.时局变幻的影响D.不同道路的选择
2023-12-13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六经》以前,无复书记; 夏殷无征,周籍已亡;共和以前,不可年识。秦汉以后,乃得详记”。据此可知,下列属于康有为利用学术进行政治斗争的作品是(     
A.《孔子改制考》B.“明定国是”诏书
C.《文学改良刍议》D.《变法通议》
2023-11-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金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甲午战后,康有为向光绪提出“令士民公举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略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不论已仕未仕,皆得充选,因用汉制,名曰议郎。皇上开武英殿,广悬图书,俾轮班入直,以备顾问。并准其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词”。这一主张(     
A.成功化解了改革阻力B.肯定了国民的政治权利
C.为改革赢得群众基础D.推动了官僚制度的革新
2023-11-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98年,康有为在《请禁妇女裹足折》中指出,缠足会使“血气不流,气息污秽,足疾易作,上传身体,或流传孙子”“当举国征兵之世,与万国竞,而留此弱种,尤可忧危矣”,故请禁妇女裹足,以保全妇女肢体。康有为的这一主张(     
A.与救亡图存运动相适应B.成为改良思潮的先声
C.颠覆了传统的社会认知D.得到士绅的广泛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维新变法失败后,皇太后和顽固保守派重返政坛,军机大臣刚毅说:“改革者汉人之利也,而满人之害也。设吾有为,宁赠友邦,勿与家奴。”这说明,戊戌变法失败(     
A.宣告清廷的自救终结B.加速清政府崩溃
C.促成清廷与列强勾结D.诱发了满汉矛盾
2023-11-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98年1月,贵州学政严修奏请开经济特科,被清廷批准,特科要求在已仕官员中荐选人才,“覆试后,带领引见,听候擢用”,“初场试(经济)专门题,次场试时务题,三场仍试四书文”。这一做法(     
A.配合了戊戌变法的开展B.意在适应清末新政的需要
C.加强了在职官员的考核D.反映出官员选任的功利化
8 . 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指出:“西方国家,将学习政治放在首位。横向的去学习公理和公法、纵向的去学习希腊罗马的古代历史,并将这些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当下的政治事务中,学成者可以担任政治事务,这是西方国家立国的重要前提。”其主要目的是(     
A.通过教育改革推动变法运动B.反思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
C.呼吁青年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剖析西方教育的本质问题
9 . 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成立强学会,该会由康有为任主讲,户部侍郎陈炽任会长,梁启超任书记员。同年11月,康有为又组建强学会上海分会,主要吸收江浙沪的知识分子和开明士绅参加。后来大名鼎鼎的陈三立、汪康平、章太炎、黄遵宪等人,均出其里。由此可见,维新变法运动(     
A.群众基础较为广泛B.得到社会上层支持
C.影响多数知识分子D.具有一定社会影响
10 . 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发行《万国公报》和《强学报》、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严复等先后在上海、湖南、天津等处创设《时务报》《湘报》《国闻报》,掀起维新运动。康、梁的行动(     
A.掀起了维新变法的高潮B.促进了中国民众的觉醒
C.得到了官僚集团的支持D.凝聚了社会各阶层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