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反对气氛迫使耆英在1844年上呈的一份奏折中为自己的行动辩护,“(夷)每有尊客,必以妇女出见……奴才局促不安,而彼乃深为荣幸。此实西洋各国风俗,不能律以中国之礼,倘骤加呵斥,无从破其愚蒙,适以为其猜嫌……”这表明耆英
A.妥协投降卖国嘴脸
B.其有灵活外交意识
C.主张风俗礼仪西化
D.坚守传统理落外交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材料二   



图2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1)指出图1中通商口岸的开放是哪两次侵略战争的结果,并说明其分布特点。
(2)指出图2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其形成的经济根源?说明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现象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的影响?
3 . 下列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当时侵略需求的条款是
A.双方商定英商进出口中国货物的关税
B.强迫中国开放东南沿海五处通商口岸
C.英国人在中国犯法由英国领事裁决
D.英商在中国取得居住和租地的特权
4 .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土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了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
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
5 .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2019-01-30更新 | 3968次组卷 | 12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月学情调查历史试题
6 . 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科学落后B.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C.中国军事的落后D.中国无世界知识
2019-01-30更新 | 85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
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
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 . 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晚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D.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2018-12-29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认为:“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对陈旭麓先生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论述了这场战争中国失败的必然性
B.这场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C.指出武器落后是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D.这场战争加速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
10 . 1850年,上海英商林塞洋行的走私规模不如别家大,该行老板上书英国领事说:“(我行)要和任何人一样大肆走私了。”英国领事答复道:“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这说明中国
A.海关职权逐渐丧失
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自然经济快速解体
D.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