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1841年1月初,钦差大臣伊里布准备收复定海,奏调安徽、湖北、湖南4000人入浙江协同作战。得到道光皇帝批准,并以“600里加急”命令上述三省调兵。但直到2月19日,继任钦差裕谦奏报说:离浙江最近的安徽兵“将到兵营”,湖广(湖北、湖南两省)“程途遥远,本属缓不济急”,奏请撤销调令。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体制明显弱化
B.触动君主进行全面改革
C.刺激了近代铁路的修建
D.埋下了战争失败的隐患
2019-10-0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将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
B.反对外来侵略
C.反对封建统治
D.维护封建经济
4 . “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
①中国开始丧失内河航运权
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权利
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美国律师安德鲁曾感慨:“你恐怕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这段言论(  )
A.推动列强借此攫取领事裁判权B.恶意污蔑中国的司法制度
C.为控制中国司法主权辩解D.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制造借口
6 . 1844年,美国特使顾盛抵达澳门。当清廷得知其有进京呈递国书的要求时,给钦差大臣耆英的唯一指示就是阻止这一行动。为此,耆英不惜与之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这反映出清政府
A.对外奉行投降政策
B.继续推行闭关政策
C.竭力维护天朝体面
D.有效抵抗外来侵略
7 .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

对图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完全占有中国市场
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8 . 蒋廷黻指出:“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平。”下列不平等条约内容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B.惩办“首祸诸臣”
C.领事裁判权
D.准许华工出国
9 .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但是“并没有造成五个新的商业中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其主要原因是
A.外国倾销的商品价格昂贵
B.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C.五口均远离经济发达腹地
D.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2019-06-01更新 | 20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海南省国兴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反对气氛迫使耆英在1844年上呈的一份奏折中为自己的行动辩护,“(夷)每有尊客,必以妇女出见……奴才局促不安,而彼乃深为荣幸。此实西洋各国风俗,不能律以中国之礼,倘骤加呵斥,无从破其愚蒙,适以为其猜嫌……”这表明耆英
A.妥协投降卖国嘴脸
B.其有灵活外交意识
C.主张风俗礼仪西化
D.坚守传统理落外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