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
A.导致反帝爱国运动空前高涨B.引发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动摇了满清政府的统治基础D.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2 . 有研究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当局最伤心的除割地偿金外,就是以后两国交际来往公文须用平等款式的一点;以堂堂的天朝,须与夷人用平等款式,真是“冠履倒置”“天翻地覆”了;但一时敌不住夷人的炮火,只好暂时忍受了。这表明
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军事工业的发展
B.清朝统治者传统外交观念浓厚
C.鸦片战争鼓舞了清廷锐意改革的决心
D.近代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
3 . 有学者在评价近代不平等条约时指出:“建立在这种不平等基础上的贸易,只能是以牺牲中国经济利益为前提的畸形发展的殖民地贸易。”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条约内容是(  )
A.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C.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D.立为通商口岸,以便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4 . 1840年开始,列强屡屡发动侵华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一步一步的沦丧。下列条款涉及的不平等条约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恩准英人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②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③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④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A.①③②④B.③④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③①②
2021-05-14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5 . 鸦片战争后,以中英《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均是由外方提出条约草案,中方代表几乎没有与对方发生什么争执就签订的。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完全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B.急于结束对外战争困境
C.开始接受近代外交理念D.迫于西方列强军事压力
6 .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020-09-03更新 | 371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割让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8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017-09-08更新 | 714次组卷 | 65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历史试题
9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B.中英协定关税
C.赔款2100万银元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0 .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说:“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虽有一时的供应不足之虞,但在总体上不觉困难。一些民众向他们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英方发展海外贸易
B.民众尚未形成国家民族意识
C.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D.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