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海鹏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有沉沦有上升,即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个深渊也应该有一个谷底,从而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谷底说”。张海鹏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直到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深渊到了谷底。”张先生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谷底,就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就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而我和张先生不同的是这个‘谷底’应该前移,移至从甲午战争的失败到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失败,《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摘编自张华腾《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及其发展轨迹的认识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提出新的观点亦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 . 史学家蒋廷黻指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蒋廷黻得出这一认识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在特定历史背景中阐释历史B.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C.用当代价值观念去评判历史D.从单一视角观察历史问题
3 . 清同治八年,奕䜣上奏指出:从前各国条约,“最难措手者,惟‘中国如有施恩利益,各国一体均沾’等语”。光绪年间,曾纪泽进一步指出,“中国与各国立约,所急欲删改者,惟‘一国倘有利益之事,各国一体均沾’之语,最不合西洋公法”。这表明清朝部分官员
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
C.仇洋和排外思想浓厚D.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几千年来,伟大的伦理与宗教传统已经构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精神图景。尽管在不同的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之间甚至内部存在矛盾与冲突,但是,大势所趋,人类试图跨越种种分界线,追求相互接触和交流的努力从未休止。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同伦理和价值系统的相遇相通给人类的文化、思想注入了生命力。文明对话以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为前提,它承认平等与差别。如果没有平等,就没有共同的基点;如果没有差别,就没有沟通的必要。当平等成为对话的基础时,差别将使这种为对话付出的共同努力具有令人向往、必要和富有意义的成果。

——摘编自杜维明《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论题明确、具体,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5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载:“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他们(英军)出售粮食、禽畜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A.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B.普通民众把战争置身己外
C.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D.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
2020-01-10更新 | 1775次组卷 | 3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2021-07-24更新 | 743次组卷 | 9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7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B.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C.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D.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
2020-10-15更新 | 618次组卷 | 4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反映的是近代我国部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变化(单位:%)。导致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割占中国香港岛B.五处通商口岸被开放
C.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D.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2020-01-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处理中英关系的官员乔治·斯当东勋爵在国会曾声明:“我们不否认这个事实,要不是鸦片走私的话,就不会有战争。”这一战争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截断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走私
C.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D.根本原因是林则徐禁烟运动所致
10 . 《南京条约》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
A.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B.有利于英国打开中国市场
C.使清政府开始丧失司法主权D.缓和了列强在中国的矛盾
2019-12-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普通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