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2 . 《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以致“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合约之名,而未见其文”。相反,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清政府的行为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一个大笑话。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有利于中国人接受近代法治观念B.并没有对中国产生巨大灾难
C.清政府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D.有利于英国的思想在中国传播
3 .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2016-11-27更新 | 18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届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1
4 . 某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道:“他们(中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该议员是就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哪一次战争发表的言论? (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是殖民主义冲击专制主义禁锢的结果
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6 .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
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
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2016-11-27更新 | 42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6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期综训(四)文综历史试卷
7 . “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6-11-27更新 | 300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近代一有识之士在谈到某一条约的条款时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该条款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设立使馆界的规定
9 .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2016-11-27更新 | 759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中英双方不同的认识说明
A.英国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
B.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逐渐丧失对关税主权的保护
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的概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