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耻辱和记录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足迹。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签订《南京条约》   ②渡江战役   ③南京大屠杀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⑤太平天国定都
A.①③④⑤②B.①⑤④③②C.①④③⑤②D.①②③④⑤
2 .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
2018-06-01更新 | 5085次组卷 | 9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国历史著作关于鸦片战争主要观点的对比。


时间名称主要观点
1903年商务印书馆《中国历史教科书》只介绍了战争过程和南京条约的内容
1907年宏文馆《中国历史讲义》《南京条约》后,“鸦片输入已多,……由是国势遂衰,内忧外患交迫已矣”
1913年中华书局《新制本国史》《南京条约》后“法美俄等国,皆援例缔约。交涉始多,于是流毒遍于中国矣”
1922年商务印书馆《新著本国史》以《毒物的蔓延与通商大局的发展》为题讲述鸦片战争
1929年中华书局《高中本国史》对《江宁条约》的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协定关税”对中国影响最大
1930年北新书局《高中本国史》鸦片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第一步
1933年世界书局《初中本国史》是中国外交的失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现阶段的落后与困难归因到这场战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06-01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3月线上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进一步明确规定:关税按货价计算,每百两仅征银两五钱;1861年清政府颁布《通商各口统共章程》,规定各国商人与英高享有同等关税特权。这表明中国
A.关税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国
B.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C.清政府主动开放进程加快
D.取得关税“最惠国待遇”
5 . 下表为两人对发生于1839年中英某次战役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双方林则徐(中国)义律(英国)
描述英舰开炮后,关天培立即下令座船回击,并指挥各船协力进攻,多次击中窝拉疑号。接仗约有一时之久,窝拉疑号“帆斜旗落,且御且逃”,海阿新号亦“随同遁去”。英舰原泊于清军舰队的下面,开战后,“(英军)倾泄了毁灭性的炮火”。“中国人以他们的固有精神回击,但是,我方可怕效力的火力很快便显示出优势”。战斗进行了不到3刻钟,清军便撤退了。

A.义律亲自指挥了战斗
B.清军在战役中占据优势
C.清军进行了英勇抵抗
D.英军舰队率先退出战斗
6 . 1853年,由于反清组织小刀会占领上海部分地区,1853年至1854年间外国领事暂代清政府收取上海的关税。1854年6月清政府与美英法三国领事会谈并达成协议,成立一个由三名领事代表组成的税务司署——上海海关税务司。该机构的设立
A.使得中国的海关收入大量流失
B.是清政府面临政治危机的产物
C.缓解了清政府与列强间的矛盾
D.标志着中国海关走向了近代化
7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下列条款与此意思相符的是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永久性居住”
C.“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D.“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2018-03-29更新 | 481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洋药”(鸦片),清政府不得已准许本国栽种土烟,企图通过“内地之种日多”,使“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不自禁而绝”。这本质上揭示了(     )
A.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B.为改善民生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
C.鸦片走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D.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缺乏清醒的认识
2018-03-14更新 | 204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吕思勉《中国近代史》记载:“清道光二十二年,英兵既逼江宁,清廷战守俱穷,与英使订立条约。许英商任意与华人贸易,进出口税则订明秉公议定。”这一“条约”
A.迫使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B.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C.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D.使清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 .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初期提出“弃大洋,守内河。以守为战,以逸待劳,诱敌登岸,聚而歼之”的总体策略。由此判断其
A.在战略准备上重视主动进攻
B.受到传统国防思想的影响
C.在战略方向上海防塞防并重
D.对西方社会认识十分深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