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周而复始,缺乏内部动力来打破传统框架,直到19世纪中叶它遇到截然不同而且更为强大的西方文明的冲击之后,才发生剧变。面对这一冲击,中国作出的回应是逐渐引进引起“永久性变化”要素的同时,背弃传统的“周期性变化”模式,从而走上现代化道路。美国另一汉学家柯文则提出从“中国中心”来理解中国近代历史,他并不否认近代以来西方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作用,但认为决定中国如何回应西方的因素并非外来,而是产生于中国社会的内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是由其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决定的。对于西方学界来说,想要真正理解中国,必须从中国的内部发展来看待问题,才能得到符合历史真实的认识。

——摘编自亢飞《费正清与柯文中国史观比较》


从材料中任选一种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843年,中英就《五口通商章程》进行谈判,谈判结果是:除进口税则中的未列名金属和未列名木材税价由5%提高为10%,钟表和杂类棉布确定为5%,并取消头、二、三、四等珊瑚珠税率外,全部接受了英方要求。这可用于说明(     
A.清政府重视保护冶金业B.英国的棉纺织业较落后
C.中国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2024-01-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后,洋纱及进口染料大量输入安徽,皖南的大量土纱业和染料业陷入破产,但当地织布业却选用进口上等色料,多取用东、西洋名厂最上等之双股线,故其织成之布,不但花样翻新,且能紧密均匀、耐久,诚中国改良土货之大特色也。由此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当地织布业具有较强竞争力D.列强经济侵略具有双重影响
4 .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口达3万万之众的民族,被一小撮欧罗巴人打败,亚洲最大的帝国向西方贸易与文明开放,这便是现代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这场斗争之结果。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西方民族强暴的侵略与民族扩张,又不自觉地裹挟着一种不能用意志和感情化解的历史内容,那就是逼迫中国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制度。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谈谈你对“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解。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9世纪90年代

戊戌变法运动

康有为等“公车上书”拉开序幕,光绪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1911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0世纪前期

新文化运动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学者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并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文学等
(2)概括上述表格中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并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意义。

材料三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就毅然决然地率先发起抗战的号召、动员,并在东北地区组织开展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推动局部的抗战逐步转向全民族的抗战。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解放为己任,以“兄弟睨于墙,外御其辱”的胸怀,放下了国民党对共产党血腥屠杀的仇恨,促成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会议,讨论制定了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开辟敌后战场,创建了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杀敌,在消灭了大量敌人的同时,自己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在长期艰苦抗战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坚力量。

——摘编自曲青山《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上述是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这场战争(     
A.使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B.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D.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6 .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选择的结果。英国这种选择有利于(     
A.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英国打开中国市场D.中国对外出口商品
2023-08-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赔款2100万银元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2023-08-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选择的结果。英国这种选择有利于(     
A.英国打开中国市场B.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
C.英国侵占中国领土D.中国对外出口商品
2023-07-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延安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签订该条约的战争(     )
A.使清廷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B.导致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C.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D.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0 . 鸦片战争后,满清统治者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才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这表明鸦片战争 (     
A.惊醒中国人向西方学习B.未能对清廷造成实质性的震动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2023-03-15更新 | 93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