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之后,外患接踵而至。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843年又签订《虎门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以及在五口租地造屋等特权。1844年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这些条约表明
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
C.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主观条件
D.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对近代国际法茫然无知。后来李鸿章提出“彼族要求之事,无非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等言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     
A.中国的民族危机有所缓和B.救亡图存的意识开始萌发
C.清政府积极收回主权D.中国在被动中与世界接轨
3 . 鸦片战争后,满清统治者视《南京条约》为万年和约,重新沉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沉重打击,才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这表明鸦片战争 (     
A.惊醒中国人向西方学习B.未能对清廷造成实质性的震动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D.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2023-03-15更新 | 95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中国史部分)-单元检测四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 . 学者马勇认为,近代中国某一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开始出现多个由外国资本开发、管理的经济“特区”,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的气息,二十年后,中国在西方压力和自身需求下,不得不踏上现代化之路。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017-09-08更新 | 714次组卷 | 65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尖子生培优题典(新教材新高考)-考点05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6 .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一书中提到,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民——他们不仅是文化上而且是政治上的爱国者,有着从看起来优越的地位的经历,一下子坠落到一种卑微地位。这一转变(  )
A.源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
B.促使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
C.主要因罪恶的鸦片贸易而诱发
D.体现了中西文明存在着明显差异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7 . 1844年,据王庆云《纪银钱价值》中载:“今银价每两二千,较昔平时钱价益倍之,较贵时几及三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因鸦片走私白银开始出现外流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了通货膨胀D.清政府因财政困难大肆发行铜钱
2021-07-29更新 | 17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七单元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A卷新题基础练)
8 . 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来朝”“天下共主”的国际秩序模式,称为朝贡体系。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在中国建立起新的中外关系模式,即条约体系。这两种关系体系
A.体现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B.反映了平等与奴役的外交关系
C.体现王道与霸道外交观念的差异D.是当时的国际秩序的合理体现
9 . 学者陈旭麓在评价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两广总督叶名琛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 走”传统英雄主义观时说道:“叶名琢的悲剧是一种时代的悲剧。”关于“时代的悲剧” 成因理解最恰当的是(   
A.根深蒂固的夷狄观念B.陈旧破落的武器装备
C.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D.战和不定的战术策略
10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东南沿海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又开放沿海、沿江11处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又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主动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B.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特别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D.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