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史学家将廷认为,在道光时代的国人看来,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的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这表明他认为当时国人
A.对国家主权认识有限B.对国际公法解读不够
C.夜郎自大、愚昧无知D.对国际形势判断有误
2 . 西方列强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迫使这个长期封闭的东方古国向世界开放,并给它套上沉重的殖民枷锁。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经济上变化的体现(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C.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022-09-26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重点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蒋廷黻先生曾指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至于协定关税,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这是外交的成功。”这反映了当时的清政府
A.极力维护国家主权B.“天朝上国”意识浓厚
C.缺乏近代外交观念D.积极鼓励发展对外贸易
4 . 在《南京条约》的谈判过程中,英使璞鼎查向清政府表示,如果中国允准其他各国来五口通商,英国“断不阻止”。维多利亚女王在将《南京条约》送达国会的咨文内更明确地说:“我们的宗旨是,同样的权利,要给予一切工业的国家享受。”上述主张旨在
A.促成列强共治中国局面B.实践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C.实现殖民利益的最大化D.敦促清廷扩大开放范围
5 . 下图是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图中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     

A.割地赔款B.五口通商C.协定关税D.公使进京
6 . 如图反映了(     
A.英国经济侵华脚步放缓B.广州外贸地位下降
C.传统经济结构解体缓慢D.中国纺织技术高超
2022-09-18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省重点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蒋廷敲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到国家兴亡”,该书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中国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

——-摘编自《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中国近代史》推介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8 .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资本主义终于打人了封建主义禁铜着的神圣王国",这是好事,如果来得早一些,“我们中国就远不是如此的面貌了”。“难道为了‘抵抗’外国,宁肯让我们中华民族倒退到刀耕火种不成?”这一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本质特征B.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
C.混淆了武装侵略与文明传播D.揭露了清王朝的腐朽与落后
9 . 1841 年,英军对广州发动进攻,所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三元里广大民众义愤填腐,击退来犯英军。周边百余村的团练手持戈矛犁锄,“将方, 圆两炮台四面围住,各处设伏”,使得英军“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三元里抗英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小生产者存在固有阶级局限
C.战斗的意志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D.民众团结抗争勇于反击侵略
10 .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下列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020-09-03更新 | 371次组卷 | 5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