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在华侵略权益。下列条款按签时间订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②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③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④英国民人准听持照前往内地各处游历、通商,执照由领事官发给
A.③②①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2 . 2013年6月,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近代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八国联军
2017-11-23更新 | 80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2018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A卷)
3 . 东交民巷
时期内容
1842年在东江米巷居留的外国人擅自改巷名为“侨民巷”;国人则将“侨”“交”音转,称“东交民巷”
1860-1886年英、法、德、美、意、奥、比、荷、日等列强相继在街区内建使馆。1863年,总税务司署迁至北京东交民巷附近,英国人赫德任总税务司


1901年
各国纷纷扩展使馆,并均附带建有兵营,设有守卫队和巡捕局, 宣称“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此后,英、美等11国在巷 内成立联合行政机构,开设银行、邮局、教堂、医院等场所
1919年青年学生队伍到东交民巷游行,抗议受阻,学生群情激愤,沿长安街高呼口号直奔曹汝霖住宅
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北京学生游行队伍进入使馆界,高呼 “收回租界”等口号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入城部队途经东交民巷,北平人民庆祝耻辱得雪


1950-1959年
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收回外国兵营及征用其地上建筑物。之后,各国使馆先后迁往建国门外,东交民巷不再是“国中之国”, 作为使馆区的历史宣告结束
O20世纪80年代适应城建需要,巷内修整改建,整条街的风貌发生极大变化
2001年国务院公布“东交民巷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提炼展览主题。
(2)如果将展览设计为三个展块,写出每个展块的分主题并列出选用史实的序号。任选一个展块,为其撰写解说词。
(3)为橱窗展览撰写结语。
2024-05-14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2018年4月,疑似圆明园被劫掠的青铜器文物“虎蓥(yíng)”(见下图)在英国拍卖,中国国家文物局发表声明谴责这一行为。如果虎蓥确系为圆明园文物,它被劫掠应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从1840年以后频频受到外国侵略。回答下列小题
1.(咸丰、同治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该诗揭露了列强在中国
A.割占香港B.攫取领事裁判权C.强迫开放通商口岸D.强建租界
2.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教训落后、腐朽的中国政府B.占领和扩大在华商品市场
C.改造异教徒D.割占中国更多领土
3.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割占土地   ②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外国人侵入到中国内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4.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拟定征服世界的步骤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日本为实现第三期目标采取的行动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020-02-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时制作的通商口岸示意图,他据此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总体来看通商口岸的开设由沿海向内地深入
②通商口岸的开设反映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③通商口岸的开设均与列强的侵略路线相关
④通商口岸的开设均与列强的侵略意图相关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 .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共同涉及的内容是
A.协定关税B.公使进驻北京
C.割让领土D.开放通商口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