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了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占进口总值的百分比(%)情况。

总值(千海关两)鸦片棉布匹棉纱谷物面粉烟草煤油金属矿物机器铁路材料车辆其他
18706369343.028.03.00.040.10.095.819.97
18807929339.324.94.60.10.41.25.0524.0
189012709319.520.215.39.60.91.63.25.70.323.7
190021107014.821.514.37.03.00.53.16.64.70.723.8
191046296512.014.713.67.74.82.01.84.74.31.53.829.1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   实行“内外交流”和对外的“贸易统制”,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确定下来的基本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首先对旧的海关制度进行了改造,使其与上述两项基本政策相适应,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实行封锁禁运的情况下,采用各种贸易方式,发展新的贸易对象,使对外贸易迅速恢复发展。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出于政治同盟、国际战略的考虑和苏联承诺援助中国,中国共产党就决定未来新中国的对外贸易重心转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到1952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已占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总额的81.26%。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迅速恢复发展的原因。
2023-08-29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2 . 下表为近代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所占比重情况(占出口总值%)
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情况
时间丝和丝织品豆类及豆饼籽仁及油矿砂及金属棉纱棉制品其他
1871—1873年52.734.50.112.7
1891—1893年26.924.61.247.3
1913年8.425.312.07.83.30.642.6
1920年1.618.613.09.13.21.453.1
1931年3.613.421.48.41.64.147.5
如表数据反映出近代中国(     
A.传统手工业逐步丧失竞争优势B.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已经成为了列强商品倾销市场D.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2023-12-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9世纪后期,洋纱洋布大量涌入,并通过港口转运至各地,如下表所示,这主要反映了(     
汉口港和宜昌港转运入川棉织品及机纱数量表
年份棉织品棉纱
四川输入量(匹)汉口转运
(%)
宜昌转运
(%)
四川输入量(担)汉口转运
(%)
宜昌转运
(%)
187977701794.15.9——————
188187358374.325.7———————
188376027160.539.5——————
188587472947.452.6——————
188755127637.162.9101622.977.1
188885185322.777.3272116.583.5
188971318322.677.4972818.381.7
189077378831.069.010066634.665.4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B.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结构解体
C.列强在华资本输出范围扩大D.列强侵略进一步向内地延伸
2024-01-2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黄石市、宜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D.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2023-12-23更新 | 186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1870—1894年部分年份中国进口商品总值以及大宗商品进口值的变化表(单位: 万海关两)它反映出(     
年份进口商品总值大宗商品进口
鸦片棉制品
进口值占进口总值(%)进口值占进口总值(%)
1870—1874
(五年平均数)
6886.92598.739.22145.132.2
1890—1894
(五年平均数)
14423.32994.721.14965.335.3
A.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B.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略主要方式
C.国际竞争影响下鸦片贸易萎缩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成就显著
2023-05-29更新 | 256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3届高三信息卷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统计。据此可知,此时期的中国(     
岁入
项目
道光二十九年(1849)光绪十七年(1891)
数目(库平两)占岁入比重位次数目(库平两)占岁入比重位次
地丁税3281334076.4%2366691126.39%
盐税498587111.62%71724308%
常关税470481410.98%25884132.58%
海关税1820677720.30%
厘金1631682118.20%
岁入总数4250420589684858
A.农耕文明优势愈加明显B.区域经济的差异扩大
C.国家转型面临一定困境D.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7 .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所签条约的影响的看法。两者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到了1860年代初期,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心衰而起伏。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

A.认为条约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B.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反对列强的侵略
C.看到中国正在彻底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强调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022-03-1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表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据此可知
时期“夷”的解读
1643年版《辟邪集》“夷族”、“夷类”,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夷”
1832年《中英外交文书》“barbarians”(野蛮人)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序》瀛寰之奇士,城外之良友
1858年《天津条约》将“夷”改称为“洋”
A.战败促使国人观念转变B.向西方学习成为了主流
C.传统夷夏观念土崩瓦解D.近代外交意识逐渐萌发
9 . 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局部),表中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反映了 
对外 对内
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广州 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
1858年5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 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曾国藩军营、胡林翼军营等处兵勇更多
1860年4月,英法联军次第占领舟山、芝罘、
大连湾,清军未做任何抵抗,福山、金州相峙的清军仅以千计
对付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捻军的兵数以万计
1860年8月起,英法联军猖獗于大沽、天津,直犯北京,此处清军总兵力20万,真正机动作战的不过5万余人 太平天国战场上,除被打垮的江南大营6万兵勇外,能机动作战的兵力达10万之巨

——据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整理

A.清廷的本质决定其战争政策B.洋务派奉行剿抚并用的方针
C.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人民起义D.东南地区成为中外争夺焦点
2020-09-03更新 | 633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10 .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仪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清政府维护国家主权的努力B.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封建顽固派阻碍了外交近代化D.外交近代化过程艰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