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某校学生对此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帮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战争的背景

材料一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间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

礼单一(部分):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气候架等,工业品有棉织品、钢铁制品,军事装备有毛瑟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礼单二(部分):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等材料整理


二、历史的转折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不平等条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条约名称签约时间签约背景(战争)历史意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材料三  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该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


三、历史的反思

材料四 1843731日,美国公使顾盛来到中国,进呈皇帝的礼品有航海地图、地球仪、六轮手枪、步枪、蒸汽战舰及蒸汽挖掘机模型,还有关于构筑要塞、造船、海陆军战术、地质、化学等方面的书籍,但都被清朝官员视为“奇巧淫技”给谢绝了。186010月,英法军队闯入圆明园。让英国人十分意外的是,当年马戛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标志着进步和文明的礼品,都原封未动地堆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1)材料中哪一个是英使进呈中国皇帝的礼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张礼单表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有何显著不同。
(2)完成材料二的表格。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大陆政策”在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主要表现。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段材料对我们有何警示意义?
2022-12-0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864—1874年外籍船只进出上海信息统计表。据表格可知,这一时期
年份进出关船舶总数量年均值(艘)每艘船的吨位均值(吨)
1864年—1869年15022447
1870年—1874年14639540

A.中外经济联系缩减B.上海贸易优势弱化
C.远洋航运显著进步D.近代民族航运落后
3 . 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D.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2023-12-23更新 | 186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工人地域分布情况(注:仅指工厂工人,不包括采矿业工人),这一分布状况反映了(     
地区工人人数所占比例地区工人人数所占比例
上海3622047.75%天津41805.35%
汉口1335017.1%福州32404.15%
广州1030013.58%其他城市973412.47%
A.通商口岸的开放先后的差异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D.轻重工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徐中约费正清
       英法联军之役后签订的条约巩固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所签的条约,构成了一套坚固的条约体系。中国在1943年之前一直未能摆脱这套体系。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       到了1860年代初期,在天津、汉口、广州、上海这些中国大都市的贸易中心,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

这两种看法
A.强调了战争爆发的原因B.指出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
C.表明当时中央集权削弱D.说明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具有双重性
6 . 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局部),表中清军兵力配置情况反映了 
对外 对内
1857年底,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清廷未派援军收复广州 大批军队集结于南京周围
1858年5月,英法舰队列阵于大沽口外,相对峙的清军约1万人,援军不过6000 大量军队驻扎于江南、江北大营。曾国藩军营、胡林翼军营等处兵勇更多
1860年4月,英法联军次第占领舟山、芝罘、
大连湾,清军未做任何抵抗,福山、金州相峙的清军仅以千计
对付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捻军的兵数以万计
1860年8月起,英法联军猖獗于大沽、天津,直犯北京,此处清军总兵力20万,真正机动作战的不过5万余人 太平天国战场上,除被打垮的江南大营6万兵勇外,能机动作战的兵力达10万之巨

——据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整理

A.清廷的本质决定其战争政策B.洋务派奉行剿抚并用的方针
C.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人民起义D.东南地区成为中外争夺焦点
2020-09-03更新 | 633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统计数据,而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合理的认识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清政府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停滞
C.战争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
8 .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
乾隆时代(1793年)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A.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9 . 下表为中国茶叶、生丝出口数量统计表。(单位:担)该表反映了
1830-1833年1868年19世纪70年代末
茶叶年平均32800014400002000000
生丝年平均80005700080000
A.农村自然经济解体范围逐步扩大
B.种植区扩大促进丝茶出口增加
C.中国丝茶在国际市场占主导地位
D.中国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018-04-16更新 | 6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二模文综历史
10 . 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国名人口棉纺织品消费量比例
中国3.6亿人均0.75便士1
洪都拉斯14600人人均934.5便士1246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在中国投资设厂
C.进一步控制满清政府
D.从中国获取原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