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1859年6月,清军在第二次大沾口之战中取得重大胜利,咸丰帝以“乘此机会,设法开导……归于议抚”作出“了局”之策;同年11月,咸丰帝下旨:“饬华商密告夷商,将来英夷如能悔悟,该大臣必能奏求大皇帝,照米夷之例在沪换约”。这反映出清政府(     
A.主张以商战取代军事对抗B.缺乏对国内外局势的深刻认知
C.仍然固守着闭关锁国思想D.倡导建立近代平等的外交体制
2024·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72年,上海《申报》创刊,以广告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不再依赖官府或教会的支持。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天津的《大公报》等都成为全国性的大报,读者也不再局限于一个城市。这一现象(       
A.说明上海主导了全国舆论走向B.助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蜕变
C.表明舆论监督实现独立和自主D.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转型
2024-05-04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七)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859年,王韬认为“男女并嗣”“君民同治”是“西国政之大谬”。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则声称“君民共治……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这说明王韬(       
A.认同西方主权在民原则
B.政治认识得到不断深化
C.转向支持戊戌变法运动
D.推动洋务思潮走向成熟
2024-04-16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割占香港示意图


——摘编自地图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地图册》(上)

材料二   19791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29日邓小平访美,他在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演讲时说,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一国两制”的初步构想形成。1982年中英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进行香港问题谈判,(邓小平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如果我们不收回香港,不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没法向中国人民交代,我们就会是晚清政府,我们就会是李鸿章。主权问题不容谈判。邓小平还说:“要不排除这个时候发生意外的事件,香港发生动乱,如果我们根本谈不拢,中国将考虑接收香港的时间和方式。”

——摘编自上海卫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始末解说词》

材料三   香港回归祖国25年发展成就(局部)简表


1997

2021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

1.37万亿港元

2.86万亿港元

香港人均GDP

19.20万港元

38.71万港元

商品贸易总额

30710亿港元

102684亿港元

香港交易所现货股票交易额

150亿港元

1667亿港元

人口

650.21

741.31

人均寿命

男性

76.8

83.0

女性

82.2

87.7

公共图书馆

64

82

体育馆

74

102

游泳池场馆

32

44

足球场

291

317

儿童游乐场地

596

665

——根据新华网《回归祖国25周年!数“读”香港这些成就》绘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香港被割占的历史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在1997年收回香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述香港回归以来取得的成就。
2024-03-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850-1859年,上海港和广州港的外籍商人数(单位:人),这反映出(       

年份

到上海港的外籍商人数

到广州港的外籍商人数

1850年

362

362

1855年

243

334

1859年

408

172

A.区域贸易格局的调整B.太平天国运动中心转移到广州
C.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D.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6 . 下图为清代沿海与内地关税(包括常税与洋税)征收示意图。这主要反映出清代(     

A.国家关税主权遭到破坏B.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
C.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D.沿海地区商品流通活跃
2024-02-27更新 | 433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四)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教案是指近代中国民众采取暴力行动反对外国教会传教的事件。

材料一   近代外国传教士纷纷涌入中国,遍及各省。他们中的大部分具有侵略性和掠夺性,志在援取中国的财富,就必然会和中国民众乃至清政府产生矛盾,从而爆发教案。1891-1900年,这个阶属于晚清江西教案的高发期,数量和频率都较前一个阶段大幅增长,这十年共发生了73起教案。晚清江西教案爆发之后,虽然中外双方出于各自利益的考店,会就教案进行相关交涉。但从清政府来看,由于自身的实力比不上西方列强,所以在交涉过程中几子处于被动的位置;交涉程序,也大都是由外方向中方提出交涉,往往“每议赔款,累万盈千,上亏国帑”……办理教案交涉的江西地方官也大都深切地认识到了“教民受祸之惨,平民受扰之毒,国家赔款抚款之钜”的悲惨状况。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们往往在交涉中据理力争,竭力斡旋……到了清代后期,江西开始设立洋务局,负责办理涉外交涉事项。

——摘编自陈丽《晚清江西教案交涉研究》

材料二   1891-1900年江西省教案时间、地区、类型分布统计表

时间

1891

189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数量

11

1

4

7

3

10

8

17

12

地区

赣州

南昌

吉安

九江

建昌

广信

抚州

南安

饶州

袁州

瑞州

数量

4

16

10

10

9

12

2

1

5

3

1

类型

教堂被毁类

传教士被殴类

私卖地基类

民教挟私类

其他

数量

22

10

17

16

8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西教案爆发的原因并归纳其特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西教案带来的影响。
2024-02-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856年5月2日,美国公使伯驾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引述中美《望厦条约》第34款“至各口情形不一……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要求修约。与此同时,英国公使包令也援引《望厦条约》要求修约。据此可知(     
A.英国利用片面最惠国待遇加紧对中国侵略
B.修约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C.中国东南边疆地区的安全遇到严重危机
D.帝国主义国家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4-01-30更新 | 33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创新部)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歙县志》记载:“(明中后期的徽州)田少民稠,商贾居十之七,虽(即使)滇、黔、闽、粤、秦、燕、晋、豫,贸迁无不至焉。”微州地处江南区域,既有丰富的土产,又能依靠运河沿线一带的苏、浙等商业重镇,对外贸易的货物供给自不必说。至于如何躲避重重官禁将货物运达输送,则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购销网络。研究表明,徽商的购销网络是海上和陆上贸易的双向性销售,由海商、行商和坐贾或手工作坊三者构成。其中,行商既是负责将国内货物送达海商的媒介,也是将海商从海外收购到的商品运送回坐贾或手工作坊的中间人,而坐贾或手工作坊则是“源头活水”,他们或是深入农产品之地收购或是从事深加工,成为一级货源。

——摘编自张晗《论明代徽州海商的形成及作用》等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洋行(特别是英国洋行)的分行把大部分棉制品运进汉口等商埠。汉口十一个大华商定期在上海通过其代理人购买进口的布和纱,然后把货物转售给汉口的零售商和从湖南及河南前来汉口购货的商人。18961897年兰开夏访华代表团报告说:“在整个长江流域目前还没有一个西方商人从事棉制品的进口(对华输出)贸易,除上海外,英国资本已经从汉口等口岸撤出,并且一直没有向重庆等新口岸投资。”有些专利商品或体现先进技术的商品,从20世纪开始时便建立了由西方人监督的中国代理商销售网。直至清末,进口货物的大部分销售业务仍操在中国人手中。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和晚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徽州海商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进口货物的大部分销售业务仍操在中国人手中”的原因。
10 . 【晚清中国社会巨变】

材料   晚清时期(1840-1912年)中国社会的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学者就其表现列出了以下几方面

①社会性质方面

②社会矛盾方面

③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方面

④阶级结构方面

⑤经济结构方面

⑥国际地位方面

⑦外交和国防观念方面

⑧思想文化方面

⑨政治制度方面


请你选择上述关于晚清社会巨变的任意两个方面,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