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地图绘制的发展与演进】

材料一   康熙初年“疆域错纷,幅员辽阔……方舆地理,详略既殊,又今昔互异”,统治者因此迫切需要一份准确、详细的全国地图,为治国理政提供参考。对西学有浓厚兴趣的康熙皇帝决定任用传教士采用西方测绘方法,绘制全国地图。1708年全国性实地测量正式开始,测绘人员分赴全国各省,举凡天下山水城郭,均采用经纬度测量及三角测量法。到1717年,除新疆及西藏部分地区外,全部测量工作结束,朝廷将实测资料编绘成总图,即《皇舆全览图》。这是我国最早根据广泛测量绘制的大型地图,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摘编自姜倩倩《西法中用为舆图》

材料二   17世纪,欧洲地图制作的中心转移到荷兰。许多制图师竞相为商业公司提供地图,帮助他们发展海外贸易。世界的边界被重新清晰界定,有市场和原材料开放潜力的地方被一一进行了标注。阿姆斯特丹的地图制作,从木刻转到铜版雕刻,印刷机器的诞生使得地图市场价格出现下降趋势。制图业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大特色,大量的印刷机构都专注于地图信息的收集、整理、制作、印刷、出售。一批制图家和制图家族脱颖而出,他们多才多艺,既是勘测员、制图员,也是风景画家,将艺术、知识和地图很好地结合起来。

——摘编自徐永清《地图简史》

材料三   近代中国绘制地图(部分)

地图出版、编著者时间备注
《海国图志》魏源1842既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图志体例,又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新的世界史地观
《钦定大清会典图》清政府1886-1899采用传统“计里画方法”,绘制了省、府两级地图,并绘制了具有切圆锥投影技术的全国总图
《大清邮政公署务用舆图》清政府1903绘制了送递快信邮路,以及电报局的分布等,各类要素的表示均已符号化
《民国重要矿产分布图》《申报》1912呈现了中国各地重要矿产资源的基本分布状况

——摘编自陈潮《中国近现代地图出版概况》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康熙时期中国与17世纪荷兰地图测绘的差异。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地图绘制的新发展。
2024-05-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汉口开埠后,清政府设立江汉关。江汉关除承担海关业务职能,还履行其他非海关业务职能,如气象、灯塔、邮政、世博会等业务。这反映(     
A.汉口在屈辱中向近代城市转型B.海关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取得了较快发展D.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进程
2024-05-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湖北省档案馆收藏的湖北布政使司与英国大臣签订的租地契约(局部)。该契约是汉口英租界建立的依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依据《南京条约》英国人可以在华居住B.通过总理衙门英国人可在华签订契约
C.依据《天津条约》英国人可在汉口租地D.通过外务部英国人可在汉口建造房屋
2024-05-04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清代沿海与内地关税(包括常税与洋税)征收示意图。这主要反映出清代(     

A.国家关税主权遭到破坏B.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
C.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D.沿海地区商品流通活跃
2024-02-27更新 | 449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下学期冲刺(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茶是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最主要的出口茶类,它的发展状况是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晴雨表。

材料一   1   18641917年红茶出口数量及其占中国茶叶出口总量表

年份186418741884188718921897190219121917
数量(担)10248711444249156445616298811101229764915687289648544472272
比重(%)74.583.277.675.767.949.945.243.842.0
总量(担)137500017353792016217215297016226811532158151921114817001125535

——据吴觉农、胡浩川《中国茶业复兴计划》等整理

材料二   2   18861889年英国市场上中国茶与印度茶、锡兰茶销量比重表

年份1886188718881889
中国茶比重(%)62.151.246.532.3
印度茶比重(%)34.643.444.048.9
锡兰茶比重(%)3.35.49.518.8
三国茶总量(磅)157990618154887524162671092164771366

——据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949)》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茶叶贸易的兴衰与晚清民国社会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86—1889年英国市场上中国茶销量比重变化带来的影响。
2024-02-24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6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口岸城市及其区位表明,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之中所形成的初始动力是外生的,经由“口岸”传导到“腹地”,形成“点”、“线”、“面”三个层次,逐渐改变并塑造近代中国的经济空间秩序。该学者意在强调(     
A.西方侵略影响中国的经济格局B.工商业文明成为近代经济的主导
C.近代经济发展取决于口岸经济D.近代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2024-01-09更新 | 413次组卷 | 7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7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向广东地方官员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颁布告示允许华人出洋。《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确认了华人出洋的合法性,并对《大清律例》进行了修改。这表明当时(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英法侵华促进了中国现代化
C.清廷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D.政府缺乏近代民族国家观念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了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占进口总值的百分比(%)情况。

总值(千海关两)鸦片棉布匹棉纱谷物面粉烟草煤油金属矿物机器铁路材料车辆其他
18706369343.028.03.00.040.10.095.819.97
18807929339.324.94.60.10.41.25.0524.0
189012709319.520.215.39.60.91.63.25.70.323.7
190021107014.821.514.37.03.00.53.16.64.70.723.8
191046296512.014.713.67.74.82.01.84.74.31.53.829.1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二   实行“内外交流”和对外的“贸易统制”,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确定下来的基本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首先对旧的海关制度进行了改造,使其与上述两项基本政策相适应,并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实行封锁禁运的情况下,采用各种贸易方式,发展新的贸易对象,使对外贸易迅速恢复发展。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出于政治同盟、国际战略的考虑和苏联承诺援助中国,中国共产党就决定未来新中国的对外贸易重心转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到1952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及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已占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总额的81.26%。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迅速恢复发展的原因。
2023-08-29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9 . 1895年,严复在《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指出,“呜呼!观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夫世之变也,莫知其所由然,强而名之曰运会”。他发出如此感叹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②鸦片贸易合法化
③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   ④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 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惟有英商已在内地买货,欲运赴口下载,或在口有洋货欲进售内地,倘愿一次纳税,免各子口征收纷繁,则准照行此一次。”这一规定(     
A.加剧了英国对华的资本输出B.表明清政府积极开放国内市场
C.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公平竞争D.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呈入超局面
2023-05-25更新 | 31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2023届高三期6月模拟考历史试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