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面是186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图。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A.实业救国成效初显B.传统商业仍具有市场的竞争优势
C.传统经济的顽固性D.清廷通过自救运动延续了其统治
2 . 据统计,整个清代有48.4%的总督(一省或数省的军政长官)职位由满人担任,而1851年之后担任各地总督一职的满族人不足总数的四分之一。这实质上反映了,19世纪后半叶(       
A.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B.洋务运动的开展
C.列强政治渗透的强化D.满汉矛盾的激化
3 .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丛报》随即刊载文章,展现五口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识。《天津条约》签订之后,来华西人依约深入内陆地区,地理空间的拓展相应地推动了史地研究范围的扩大。西方人士的这些行为(     
A.服务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C.开启了域外对中国史地的研究D.有利于开阔国人的世界视野
4 . 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做了规定。这反映出
A.清廷舍弃了传统华夷观B.清朝利用国际法维护利权
C.英国谋求扩大侵华权益D.中英间形成平等外交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清政府的国防战略逐渐由原来的重“塞防”轻“海防”转变为“海防”和“塞防”并重,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
2017-02-17更新 | 943次组卷 | 3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