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打破了清政府不与外国在京谈判和订约的惯例,且条约规定:"(清朝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京外各省督抚大吏,将此原约及续约各条发抄给阅,并令刊刻,悬布通衢,咸使知悉。”而对布告条约谕令,部分地方官员持消极抵触心态。由此可知,当时(     
A.地方对中央离心力增强B.统治集团试图挽救国家颓势
C.英国在华势力范围扩大D.清廷对外关系在阵痛中转变
2023-12-20更新 | 2101次组卷 | 1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北京专用)
2 .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018-06-09更新 | 10038次组卷 | 10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研究表明,中国市场的价格独立性在19世纪70年代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和上海至伦敦电报线路的接通而丧失。这反映出(     
①中国进出口市场受到世界市场的控制②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
③中国民族经济崛起参与欧美市场竞争④便捷的交通通讯推动经济实现全球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A.1840年、1856年B.1840年、1883年C.1860年、1894年D.1860年、1900年
2018-11-07更新 | 3191次组卷 | 3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内外洋面海匪活动十分猖獗,官方采取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基于疏防责任和被惩办的各种压力,福建和广东的一些文武官员开始与英军尝试合作。材料表明(     
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B.部分官员的海洋主权意识淡薄
C.清水师尝试国际化合作D.政府权力下移与地方势力崛起
2023-03-26更新 | 40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一模拟(北京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6 . 下表是晚清某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资料(单位:百万元)。该资料可以用于说明()
年份出口进口
1871-1873110106
1881-1883108126
1891-1893167219
A.中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出超地位B.外国资本输出瓦解中国自然经济
C.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外国商品深受中国广大民众欢迎
7 .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恩格斯当年曾经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下列能很好佐证这一评价的是
①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军
②广州一带人民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
③天津、北京附近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袭击侵略军
④刘永福黑旗军与义军一起,英勇抵抗外国侵略军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8 . 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019-01-30更新 | 2830次组卷 | 35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2019-01-30更新 | 2683次组卷 | 54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
10 . 晚清设立的一个机构,不仅办理外交事务,还扶植一些现代化项目,如新式学堂、近代企业等。它经常遭到守旧派抨击,外国人也批评它办事不力。该机构是(   
A.总理衙门B.同文馆C.军机处D.外务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