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表显示了不同时期晚清政府外交应对挑战时的举措。无法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1842年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
1860年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
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
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A.具有被动性与保守性B.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C.忽视国家利益的维护D.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
3 . “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可能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1-24更新 | 605次组卷 | 24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A.1840年、1856年B.1840年、1883年C.1860年、1894年D.1860年、1900年
2018-11-07更新 | 3189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近代中国某条约签订的相关信息。该条约涉及的内容还有

A.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D.增开天津为商埠
6 .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018-06-09更新 | 10026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II卷)
7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为此,英国
A.扩大国内生产规模
B.纠结法国发动战争
C.决定对华资本输出
D.提出划分势力范围
8 . 下图这对位于西城区文津街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大门两侧的石狮,是1929年北平图书馆建馆时移置于此的圆明园残余石刻。1860年劫掠圆明园的主要侵略者是
A.俄国军队B.英法联军C.美国军队D.日本军队
9 . 下图的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 Leec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TREATY)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TREATY)的是
A.开放广州、厦门、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B.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
C.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D.攫取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
10 .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016-10-20更新 | 208次组卷 | 18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册预习卷第10课 鸦片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