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53年以在籍京官名义奉诏举办团练。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时逃至上海,筹划“会防局”,后入李鸿章幕府,留意经世之学,重视研究西学。186110月著成《校郊庐抗议》,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主张“采西学”和“制洋器”,强调“不自强而有事,危道也;不自强而无事,幸也,而不能久聿也。……自强而有事,则我有以待之,别一强而可弭之使无事也。自强而无事,则我不为祸始,即中外生灵之福”。次年,他将该书寄给曾国藩。《校邠庐抗议》最早发表于光绪二年(1876年)则本《显志堂稿》卷十、卷十二,共计22篇。

——摘编自张海鹏总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冯桂芬个人生平经历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桂芬撰写《校邠庐抗议》的原因。
2023-04-1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冯桂芬痛心疾首的说:“互市二十年来,彼酋类多能习我语言文字之人,其尤者能读我经史,于朝章国政、吏治民情,言之历历,而我官员绅士中绝无其人。”冯桂芬这一言论,可以用来佐证(     
A.西方对中国的研究开始于鸦片战争时期
B.坚持闭关自守政策导致国人的思想僵化
C.清朝官绅对西方的历史和现状一无所知
D.先进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
2023-03-23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1859年,英法进京交换《天津条约》批准文书,见大沽口海河堵塞,指责中国失信并派随带的海军进攻,僧格林沁下令狙击。对此,清朝解释海河既为中国领河,中国自有设防权。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半殖民地程度加深B.近代海防兴起
C.闭关自守不断强化D.主权观念萌发
2023-03-22更新 | 441次组卷 | 13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图为1862~1874年中国进口货物关税收入情况统计柱状图(单位:两)。该图体现了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自然经济的排外性
C.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D.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为19世纪晚期中国对外贸易状况统计表(单位:百万元,指数:1871—1873年为100)。据此可知(     
年代进口贸易净值指数出口贸易净值指数
1871—1873年106100100100
1881—1883年126118.910898.2
1891—1893年219206.6167151.8
A.国外对中国商品需求量相对有限B.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并不明显
C.中国外贸状况总体出现出超态势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