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宗时市舶司所收犀象、香药等舶货,“岁约获五十余万斤、条、株、颗”“一岁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宋仁宗天圣以来,犀象等宝货“充牣府库,尝斥其余以易金帛、刍粟,县官用度实有助焉”。至皇祐中总入为“五十三万有余”,宋英宗“治平中又增十万”。到南宋绍兴年间,市舶司的“抽解与和买岁计之约得二百万缗”。因此,在宋政府特别是南宋政府财政中占有相应的比重,“大率盐铁居十之八,茶居其一,香矾杂收又居其一焉”。

       ——摘编自漆侠著《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1870年贸易总值为12 067.7万海关两,1911年则增为其7倍。1870年以后贸易增加的原因很多,其中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及中外间设立电报,尤为重要。此外,1870—1892年的22年间,贸易总值增加近一倍,1892—1911年贸易总值则增近三倍,后一时期贸易值所以增加较为快速,关键因素之一是1890年到1911年间修筑了很多铁路,如中东、胶济、芦汉、北宁、沪宁、广九、津浦等线。其次,1905年日俄战争前后,东北开放对外贸易,1902—1911年,东北共有10处口岸开放,并开始有大豆出口。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三   1950年4月签订的中苏两国贸易协定和苏联向中国贷款的协定,立即使1950年两国间的贸易额在中国大陆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第三上升为第一。其后,中国又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西方“封锁”“禁运”,中国大陆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发展更快。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晚清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024-04-05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金国各地举办的土产品交流会等的统称。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市场活力略显不足,陈云指出:“工商界主要的困难,是商品滞销,由此而引起工厂关门,商店歇业,失业增加”。在吸取1951年上海市土产展览交流大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52年,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召开,大会下设土产部与工业品部,华东各省、市及全国各地共4300余人参会。其中,仅上海参加陈列的样品就达1万余种。会议贯彻了“以国营带动私营”的精神,明确了公私兼顾、鼓励私商经营运销的方针,土产部将商品分畅销、行销、滞销三类,分别拟定业务计划并每日对购销计划进行调整;在制定交易价格时使生产者、经营贩运者、消费者均有利可图。工业品部提议将牙刷的骨柄原料由获取困难的牛骨换为合成塑料赛璐珞,既解决了牙刷业原料困难的问题,也为销售困难的赛鹏珞业开拓了新的生产方向。大会还形成了以合作社为桥梁、工业品与农业生产直接结合的交易方式,也便于政府及时掌握市场需求。

——摘编自刘亚娟、刘辰宇《1952年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筹办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东区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的意义。
2023-11-11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1917年制定的宪法明确规定:“只有墨西哥人……和墨西哥公司有权购置墨西哥的土地、水域及其附近的土地。”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有权“为了公共利益”而限制私有财产。从30年代起,石油、电力、主要矿业以及大部分钢铁工业都属于国营企业。50年代,墨西哥政府提出“稳定发展”战略,实行耐用消费品和部分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禁止进口本国已能生产的工业品,而对技术设备则征收很低的关税,甚至免税。19621970年,墨西哥的GDP年增长率达到7.6%。直到60年代末,本国企业仍只能满足生产资料需求的30%。

——摘编自陈芝芸《战后墨西哥的经济发展战略》

材料二   新中国初期,在农村地区普遍建立供销合作社。作为国营贸易公司在基层的中介代理人,供销合作社在城乡经济交流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供销合作社一方面承担各类粮农土产的收购任务,另一方面将各类工业品输送到乡村地区,尤其是作为生产资料的各类产品下乡。同时,中央还与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分别签订贸易协定,推销我国农土特产,进口必要的国家建设生产资料。至1952年,“中国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总额已占到中国大陆对外贸易总额的81.3%”。

——摘编自曹东勃、叶子辉《新中国初期重构经济循环的新时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墨西哥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并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墨西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及其结果。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初期重构经济循环的举措,并简析这些举措的历史意义。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潍坊柴油机厂大事记

1946年,环海铁工厂(其前身)创建于威海。

1948年,12名环海铁工厂工人筹建潍县坊子大华机器厂。1950年,生产了25台15马力柴油机支援治准工程。

1953年,企业收归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并更名为潍坊柴油机厂,建成了金工、铆锻、装试等车间,扩大了生产能力。

1957年底,工厂生产柴油机达到574台,提前两年完成工厂计划。

1958年,进行扩建。

1961年,开始进行全面整顿。

1965年,工厂扭亏为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70个大庆式企业之一。1978年,各项生产指标基本恢复。

1984年,定点生产从奥地利引进的斯太尔重型汽车用发动机,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将技术标准进行“中国化”。

1986年,对市场需求量大的老款柴油机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造。1994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精简改革。

2002年,成为本行业内首家完成混改的企业,正式成立潍柴动力集团。2004年,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9年,入选“国家级创新试点企业”,入选亚洲品牌500强。2022年,弹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9%柴油机,刷新全球纪录。

——摘编自《潍坊柴油机厂厂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见证新中国经济的变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4-28更新 | 493次组卷 | 11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淮河流域部族、方国和封国密布。大禹治水后是夏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汉武帝采取措施消除宪豫平原的水患,西汉末年全国人口5959万人,而淮河流域约为1448万。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迂回曲折的历程后,隋唐是淮河流域经济的辉煌时心,而且淮南淮北经济均衡发展,改变了两汉淮南落后于淮北的局面。在宋金对峙时期,淮可流域经济一度衰落。南宋以后,由于黄河夺淮的影响,流域内洪涝灾害频仍,与其他发展较快地区比较大落伍了。明朝初年,统治者除了实行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以外,还实行了向流域地区移民、营建凤阳中都城的特殊政策,促进了流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明清时期流域内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商品化倾向更为明显。

——摘编自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轨迹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晚清时期,淮河流域的水利状况更加糟糕。"道光二十四年至光绪七年,平均每三年大水一次。"以张謇为首的两淮名士深切同情灾民,他指出洪灾根本原因在于淮河入江、入海路断,根本之路在于导淮。但是其时政府并未重视此事,于是他们另辟蹊径,倡导利用外资导淮。在“门户开放”政策的导向下,美国驻华公使芮思施积极推动两国在导淮事业上的沟通和合作,两国于1914年签订了《导淮借款草约》,但这一举动威胁到日本在该地区的利益,遭日本强烈反对。美国为了保护其利益,同意日本加入到运河借款和运河工程的管理上,使中国民众对美国深感失望。淮河流域贯穿苏皖鲁豫四省,苏皖两省是淮河流域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但两省在导淮工程上的分歧颇大,各省相争,1924年后,导淮事业逐渐衰微。

——摘编自李菲《中美导淮事业的历史进程与影响(1911-1927)》

材料三   新中国历次重要治淮会议(节选)

时间内容
1950中央政府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治淮会议。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成立直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治淮机构——治淮委员会。
1957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淮河流域治理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治淮7年来的成绩和问题,着重讨论淮河流域规划。
1985召开国务院治淮会议。会议审议了《淮河流域规划第一步规划报告》《治准规划建议》和“七五”期间治淮计划的安排。
2010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根治淮河水患,事关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解决好防洪、除涝和水资源保护问题。

——整理自《治淮》:《新中国历次重要治准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导淮事业衰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治准工作的有利条件和影响。
2023-04-03更新 | 327次组卷 | 4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5现代中国-【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国后,面对工农业生产大幅下降、通货膨胀十分严重的情况,原各解放区自设银行,自发货币,自设财政,自管收支,自求平衡,带有全国性的财经问题逐渐增多。1950年2月,中财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财经会议。3月3日,《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颁布,规定成立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统一全国物资调度。所有仓库物资,由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统一调度,公粮除5%~15%作为地方附加外,均由中央统一掌握,合理使用。各地国营贸易机构的业务范围的规定与物资调动,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负责。同时,统一税收,每日结算解缴国库;统一贸易;统一现金收支,现金的调度统一于银行。力争做到财政收支平衡、物资平衡、现金收支平衡。通过三年努力,到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历史上最高年产值增长20%;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比1949年提高70%左右,农民收入平均增长30%左右。毛泽东因此评价这场财经战线上的战役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摘编自郭芳《1949年统一财经:经济上的“淮海战役”》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后统一财政经济工作展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认为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原因。
2023-12-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7 . 图像史料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用图像学研究方法分析美术作品时,要经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前图像志描述”,即观者眼中直接看到的事物;第二层次“图像志分析”,即注重人物和故事的识别,需要确认图像中的内容与主题,并将其中的象征物加以阐释与简单联系;第三层次“图像学阐述”,则需要辨认出艺术家在作品中传达的深意,深入了解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挖掘艺术家表达的更深层次内涵。

—摘编自《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节选

   

图:李琦《农民和拖拉机》(年画)1950年创作。1950年5月,政务院在中南海举办农机展览会; 1951年,国家开始推广新农具。

       


图:邓澍《和平签名》(年画)1950年创作。1950 年3月至11月,中国各界积极响应“斯德哥尔摩世界拥护和平大会”运动。

一选自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官网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像学研究方法,从以上两幅美术作品中任选一幅进行探究。
(要求:对画作由浅入深进行描述、分析、阐述,并得出一个结论;注重历史信息的运用,分析逻辑严密,表达条理清晰。)
2023-07-01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8 . 近代以来,上海逐步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也见证了中国金融业的现代化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派官僚看到外国银行的活跃情况,逐步认识到,中国原有的旧式金融机构已不能适应,有自办银行的必要。盛宣怀曾说:“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毋任外人银行,专我大利。中国银行既立……仿借国债,可代洋债,不受重息之挟制。”于是,盛宣怀筹办的第一个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经清政府批准,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

——摘编自许涤新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1949年5月28日,即上海解放后的第二天,人民币与银元的兑换比价为600:1,而到了6月8日,这个数字竟变成了2000:1……由于老百姓吃够了解放前通货膨胀的苦,人们往往不借血本盲目地将人民币脱手……打击金融投机的行动,不仅震动了上海,也影响到江浙两省甚至波及全国。第二天,银元“袁大头”从2000元猛跌至1200元,大米跌价一成左右。此次行动,使上海金银元、外币非法交易活动得到有效的控制,人民币走势开始趋于坚挺,并开始在金融市场上站稳脚跟。

——苗生《解放初上海的银币之战》

材料三   自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至今,长期以来全球金融秩序一直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随着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进步,其要求提高在全球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的呼声也日渐升高。2015年7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落户上海,一方面将有力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我国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金砖开发银行的设立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开展。

——摘编自周道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推动国际金融合作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盛宣怀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自办银行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19世纪后半期上海金融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洋务派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金融角度指出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老百姓吃够了解放前通货膨胀的苦"的原因,并简述人民政府"打击金融投机的行动"的成效。
(3)根据材料三,指出“金砖国家”成立新开发银行的目的。结合所学,概述21世纪以来"我国进一步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具体史实。
2023-04-13更新 | 402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石

年份19371938193819401941194219431944
粮食产量11161221175415261456148418121817
增长指数1001094157213671305133016241628

——摘编自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这种粮食紧缺的态势一直延续到1953年上半年。同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20世纪5070年代,农民种粮靠计划、粮源靠统购、消费靠统销、余缺靠调拨、供应凭票证,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

——摘编自毛佳《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演进及其当代启示》等

材料三     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但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已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1989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到1994年,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32%。目前,相比于国外,我国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仍然不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

     ——摘编自徐豪《种子安全,才有粮食安全》等


(1)概括材料一中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变化的总趋势,并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国家粮食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确保粮食安全做法的认识。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3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劳动英雄(模范)评选标准:甲、从事农业、工业、运输、打盐及纺织等生产之一而积极生产,成绩特出;乙、推动他人生产,并获得成绩……

——摘编自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一)

材料二   19507月,政务院全体会议决定表彰工人、农民和士兵中的劳动模范,评选标准除了要求技术先进、发展生产有显著成绩之外,还特别强调认同党和国家、敢于同旧势力斗争、支援前线有特殊功绩等。

——摘编自孙云《1950年全国英模表彰大会的召开及意义》

材料三   19798月,国务院决定表彰全国劳动模范,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在生产技术上有重大改革或有重大合理化建议”、“在创造发明、科学研究方面有重大贡献”等,强调以生产建设一线的职工为重点,以生产成绩、革新论英雄。

——摘编自姚力《19771979年的全国劳动模范表彰》

材料四   200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修订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不仅完善了“劳动”的概念,进一步承认了管理、服务、科技等劳动形式的价值创造功能,而且也丰富了劳动者的主体构成,私营业主、进城务工人员以及体育、娱乐明星等首次纳入评选范围。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新闻办举行2005年全国劳模表彰大会新闻发布会》等


(1)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一中劳动模范标准设立的原因,并分析材料二、三中劳动模范标准变化的原因。
(2)概括材料四中劳动模范评选标准的新内涵,并简析其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