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新中国成立之初,陈云命令全国采取统一步骤,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大量抛售纱布。几天后,上海的纱布价格在一天内下降一半。经过这番交手,上海投机商人元气大伤。这一斗争反映出当时人民政府(     
A.尝试采用和平方式过渡B.推行新民主主义的政策
C.利用市场恢复国民经济D.缺乏管理大城市的经验
2024-04-2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定位)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的经济政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作‘四面八方’。什么叫‘四面八方’?‘四面’即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其中每一面都包括两方,所以合起来就是‘四面八方’……我们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题中,处理“四面八方”关系的经济政策,主要意图是(  )
A.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开展B.恢复面临崩溃的国民经济
C.尽快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国D.完成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
2023-11-01更新 | 230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石

年份19371938193819401941194219431944
粮食产量11161221175415261456148418121817
增长指数1001094157213671305133016241628

——摘编自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这种粮食紧缺的态势一直延续到1953年上半年。同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20世纪5070年代,农民种粮靠计划、粮源靠统购、消费靠统销、余缺靠调拨、供应凭票证,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

——摘编自毛佳《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演进及其当代启示》等

材料三     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但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已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1989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到1994年,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32%。目前,相比于国外,我国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仍然不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

     ——摘编自徐豪《种子安全,才有粮食安全》等


(1)概括材料一中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变化的总趋势,并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国家粮食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确保粮食安全做法的认识。
4 .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受欢迎的两类香烟烟标(烟盒)。这些烟标作为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经济发展服务于国防需要B.民众建设国家的热情高涨
C.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D.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浓厚
2022-06-14更新 | 599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毛泽东指出“你们(资本家)不应惟利是图,而要两利是图,劳资两利,一利不行。‘五反’中进攻得太远了,资本家躺下了……应当说服工人作这个让步。”此观点意在强调
A.过渡时期应调动资本家的生产积极性
B.资本家应有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
C.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需团结一切力量
D.稳定社会秩序以确保新政权成立
6 . 下图为1952年9月《人民日报》上刊载的一幅漫画。该作品

鸟儿对草人说:“我过去一直以为你是
农民,现在农民可不像你这个样儿了。”
A.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绘画风格B.反映了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
C.描绘了新社会农民的新风貌D.意在彰显社会主义文艺导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9——1952年,国营企业职工在改进机器、操作方法、劳动组织等方面,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接近40万条,其中被采纳的就有24.1万条。这表明
A.劳动人民是经济恢复主力B.工人阶级生产积极性高涨
C.国有企业技术水平比较高D.国企职工主人翁意识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9年4月10日,刘少奇同志在天津考察期间,倡议在大型私营企业中建立劳资协商会议制度,协商处理有关生产、生活、工资、福利待遇、裁员、劳动保护等事宜。这一倡议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私营企业
A.解决劳资矛盾迅速恢复生产
B.接受国家领导实现公私合营
C.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D.消除剥削现象人民管理政权
2021-05-16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国营经济成为市场的领导力量。私营工商业却出现了严重困难。为此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统战会议,划分了公私资本的经营范围,指出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要“公私兼顾”不是“先公后私”,更不是“先私后公”,而是要使公私经济“各得其所”。公私兼顾的方针
A.推动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B.完善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体制
C.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D.增加了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困难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表


——摘编自【英】考特《简明英国经济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关税税率统计表


——摘编自杨圣明《中国关税制度改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关税税率特点及形成原因。
2020-02-0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县区)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