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9—1952年,黑龙江省肇源县通过“等距宽播、间苗保苗、分期追肥”的先进耕作法,使全县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普遍提高了一倍。这(     
A.保证了土地改革的顺利推行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发展
C.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D.表明农业改造取得良好成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50年9月上海市第一届劳动模范大会表彰“在生产节约、技术发明、护厂抢修、支援前线、恢复工厂企业等方面有特殊物绩者”。此举旨奋(     
A.弘扬中华美德B.推进一化三改C.重构社会秩序D.巩固工农联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创作于1952年的宣传画。该宣传画意在(     

A.号召农民积极开展农业生产B.宣传工业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C.鼓舞对抗美援朝的必胜信心D.号召青年学习知识投身建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幕。在江有生的笔下,波澜壮阔的具有史诗意义的行动,浓缩成一个极具代表性且真实、亲切的场景。期盼美好生活的老奶奶手中的尺子,和测绘队员手中的尺子在这里相遇了。这是一次真实的相遇,也是一次精心设计并不留设计痕迹的不期而遇。漫画《两把尺》在向读者传递精神、传递力量的同时,确立了作品本身的史诗级地位。

——摘编自肖承森《致敬筑梦人》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

时间主要内容
1949~1952年实行在国营粮食商业主导下的自由购销政策
1953~1978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1979~1984年提高粮食统购价格,改革粮食流通体制
1985~1992年取消粮食统购,实行比例计价办法,稳步提高粮油购销价格
1993~1995年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积极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路径
1996~2000年推行“四分开一完善”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实施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
2001~2003年放开销区保护产区,粮食市场化改革试点推进
2004年以后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价格,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等支持保护政策

——摘编自亢霞《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粮食价格政策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粮食价格政策的演变”为主题,就材料整体或局部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5-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50年,上海国营商业将盐、糖、布等商品的批零差价从1%调整为12%,并宣布该店只销售纱布、粮食、煤炭、食盐、食用油、石油6种生活必需品。此外,上海市国营土产公司也宣布将撤销49家土产零售经销处。这些举措(     
A.冲击了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体地位B.贯彻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C.是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全新探索D.意在实现上海物价全面稳定
2024-05-2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币物价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采取的有力措施是(       

时间

物价指数

较上月贬值

1949年8月

16

35%

1949年9月

17

2%

1949年10月

22

23%

1949年11月

54

59%

1949年12月

75

28%

1950年1月

95

21%

1950年2月

152

38%

A.米棉之战B.银元之战C.统一财经D.土地改革
2024-05-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新中国成立后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没收官像资本并将其变为国有经济,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B.建立了公有制经济基础
C.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完成D.促进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49—1952年,黑龙江地区积极开展新式农具的推广工作,集贤县新式农具推广站在仅有4—5名干部的情况下,使用43台收割机完成了在复杂而又分散的43个农具组的麦收工作。刘文彬农业生产合作社从春耕到夏锄结束,“每天只有十三、四名妇女参加生产,春耕中也可以抽出三台车去给人拉脚”。据此可知,新式农具的推广(     
①推动了农业生产秩序的恢复②适应了土地改革运动的展开
③激发了农民爱国和生产热情④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10 . 王桧林的《中国现代史》一书中某一章节提到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斗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作战等内容。据此可知,这一章节内容的主旨是(       
A.国民经济亟待恢复B.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C.实现中国统一大业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024-03-21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