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据统计,1949~1952年,山西忻县有8253户农民出卖土地39912亩,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出卖土地的户数和亩数,1953年比1952年都增加5倍多。这一现象
A.反映了土地改革过程的曲折性
B.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稳固性
D.说明农村城镇化的效果显著
2016-11-27更新 | 463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17届高三适应性练习(二)文综历史试题
2 .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没收地主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这说明当时的政策是
A.联合地主阶级B.消灭私有制
C.搞合作化经营D.保护工商业
3 . 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对中共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后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过渡时期采取土地全民所有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实行土地公有制
D.改革开放后土地所有权归农民
4 . 有人把辛亥革命后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个时段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两个春天”。“两个春天”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相对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B.政府政策的有力推动
C.列强侵略瓦解了自然经济D.倡导国货运动的影响
2008·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新中国建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度居高不下,其原因是( )
A.大跃进推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B.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得到广泛认可
C.和平与经济发展使生存环境日益改善D.土地改革彻底改变了小农生产方式
2016-11-18更新 | 7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10年山东聊城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1
6 . 以下统计表反映的是新中国建立前夕官僚资本在中国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依据表中的统计数据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转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是
工业资本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钢铁产量发电量石油产量
66%80%90%67%100%

A.人民政府基本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B.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D.初步确立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2012-02-0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山东济宁金乡一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