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年,中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26.7%,人均钢产量2.37公斤,发电量人均2.76度。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以苏联帮助中国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围绕能源、原材料、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展建设。在东北建成鞍钢等重工业企业,在上海重点发展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国防工业建设要地。通过公私合营企业,用和平的方式,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在这一时期,中国许多尖端科技项目,如:原子能、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开始起步。“一五”计划完成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五年内提高1/3,工资制代替供给制,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福利费用大幅度提高,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经济。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卷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一五”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特点和意义。
2024-03-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四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投机资本家趁政府收购粮棉之机,大量囤积粮食、棉纱、棉布和煤炭,引发又一次全国性涨价高潮。国民党特务叫嚣: “只要控制了两白(米、棉)一黑(煤),就能置上海于死地。”针对这一状况,人民政府(     
A.采取强力措施取缔投机活动B.开展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C.利用市场规律促使物价下跌D.推动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2024-01-30更新 | 34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4910月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在这七年中,我们先用三年的时间……巩固了人民政权。紧接着,又用四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援下,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进行了156项重大工程建设……到1956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工农业协调发展,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兴旺局面。

——摘编自周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通鉴》

材料二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年份工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总收入(亿元)国家财政总收入(亿元)比上年
1966253417.3%558.724.4%
19672104.516.9%419.424.9%
19682015.34.2%361.313.9%

——以上材料据《新华文摘》等整理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摘编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的背景。
(2)针对材料二所示问题,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谈话的思想精髓,分析“南方谈话”的意义。
2024-01-02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1银元价格为100人民币,一周之后的6月4日,达到了1100元,到了6月8日,查封上海证券交易所,很快让银元退出上海金融市场。这(     
A.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
B.完全掌握了经济主动权
C.为接管大城市和调控经济积累了经验
D.稳定了全国的社会秩序
2023-09-2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接管企业最初采取“原封不动”的办法,即在形式上原封不动,旨在把企业完整地接管过来,不破坏生产秩序,对旧人员实行原职原薪,表明人民政府给他们生活出路。这一举措(     
A.旨在尽量保持原有生产形态B.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恢复生产
C.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D.实质上是将官僚资本公有化
2023-09-18更新 | 112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建国初期,针对下图所反映的问题,陈云发布密令:“(甲)目前抢购风盛时,我应乘机将冷货呆货抛给投机商,但不要给其主要物资。(乙)等到收缩银根、物价平稳,商人吐出主要物资时,我应乘机买进。”密令表明中共(     

   

A.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B.终结了恶性通货膨胀
C.运用了市场价值规律D.统一了全国财政管理
7 . 1949年春至冬,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旱、涝、虫、疫等自然灾害,中共中央发布相关指示,全国各地成立救灾委员会,并通过发放救济物资、开展社会互助、开展减租退押运动、安置灾民等措施使灾情得到遏制,1950年,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材料中的治灾举措(     
A.得益于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B.有利于人民政权的巩固
C.体现了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D.杜绝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2023-09-07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之人民政权的巩固·随堂练习A卷
8 . 下表是1949—1951年南京市各类商业零售额情况。据此推知,当时南京(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金额(万元)

%

金额(万元)

%

金额(万元)

%

国营

2255

48.42

1063

6.31

2682

12.63

合作社

201

1.19

948

4.46

公私合营

15

0.09

37

0.17

私营

2404

51.58

15567

92.41

17575

82.74

总计

4659

100

16846

100

21242

100

A.物价的稳定实现了政权认同B.社会主义改造初见成效
C.商业政策调整助推经济恢复D.经济体制制约城乡关系
9 . 为了肃清湘西匪患,打开进军西南的通道,1949—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     
A.土地改革B.剿匪斗争C.镇压反革命D.“三反”“五反”运动
2023-08-1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3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业水平模拟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建国初期进出口贸易统计表   

 进口出口
年份总额(美元)物资类型总额(美元)物资类型
19529.53亿生产资料占90%8.45亿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75%、工矿品18%、其他7%
195715.06亿生产资料占80%15.97亿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65%、工矿品28%、其他7%
对象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主要是苏联和东欧国家

——摘编自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材料二   1950年,西德已经超过战前德国的生产水平,而到1958年,它更是成为西欧头号工业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西欧国家也经历了“经济奇迹”。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二十五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西欧人享受着繁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国初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繁荣的影响。
2023-08-0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