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195011月,中共南阳地委、南阳专员公署决定建立行政区合作总社。到1951年底,初步形成了上下相连、纵横交错的供销合作商业网络。

19511954年南阳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愈益繁荣,但是供销合作社却越来越衰败,在国家的指导下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不断进行,专业合作社不断建立,为农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19941998年南阳供销社系统支农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表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综合服务站(个)

62

110

150

193

193

庄稼医院(个)

13

13

21

44

44

机防队(个)

7

7

13

14

14

专业合作社(个)

1

2

5

14

39

科技示范田(亩)

13961

28169

25000

25000

——摘编自李建中《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新中国成立初期南阳供销社兴起的时代背景及其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2)材料对我们了解改革开放历程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从沿海开放的通商城市到内陆腹地的偏远农村,到处都有人从事手工制造,人民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日常用品都离不开手工业。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介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之间的中间经济带。这些相对于现代工业而言较为落后的传统手工业,在机器工业的打击和刺激下,日益脱离传统的既定轨道,在生产力、经营形式、管理形式等方面向着现代化转型,其中一部分已经过渡到机器生产。但这一过程由于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如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的破坏,还远远没有完成。直到1949年,手工业仍然构成工业经济的主体。

——摘编自彭南生《中间经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近代手工业(1840193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0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Ⅶ)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前期直到清咸丰元年(1851年)基本沿袭明朝财政管理体制。这种局面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被打破。巨额的军费使本已困难的财政雪上加霜,清中央政府无力支撑新兴的湘、淮军队,只好令其“就地筹饷”,承认了地方的征税权、制定税收政策权。各督抚乘机扩大自身权力,借口军务,截留丁漕各款供本省军需,用后也不上报户部,使奏销制度名存实亡。京饷拨解制度也发生了变化。为保证中央财政收入,清咸丰帝下旨各省以“所有该部岁拨京饷,著准其本年为始,归入冬拨案内,与各直省协拨兵饷一律的拨”,即督抚每年向中央缴纳规定数量的白银。这次政策调整等于默认了地方官员自行筹款的权力,也无力要求他们继续服从户部指挥。

——摘编自田牛《1840—1860年清政府财政分散对近代化影响问题研究》

材料二   从抗日战争开始到1949年,我解放区的财经工作一直是处于分散管理状态。各解放区自有货币,自管收支,中央只做统一政策领导。这种分散管理的办法,在解放区被分割的情况下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全国解放后财经工作必须从基本上的分散管理前进到基本上的统一管理原则,否则,收支机关就会脱节,国家财政收支就不可能平衡,金融物价就会继续波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就难以正常进行。1950年2月,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财政经济会议,认真研究了全国财政收支、贸易、粮食、金融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作出了《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财政经济工作进入了由分散到基本集中统一的新时期。

——摘编自陈原、宋文庆《新中国成立初期稳定物价、统一财经的重大决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60年代前后清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统一财经的意义。
2024-05-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部分示范性高中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3月,在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的同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保证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对在军政、财经各部门工作的党员和非党人员进行解释,准备承受一时的困难,保证政务院决定迅速、全部实现。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以高度的纪律性,严格执行《决定》的各项内容。从1950年3月到6月,中共中央基本完成了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各项任务。税收制度统一起来,以往各地税法、税目、税率不一致,负担不平衡并因此而影响物资交流的现象已基本扭转,在支出方面全国军政人员编制已初步统一,以前随意扩充机构、增加人员的现象已基本制止。

——摘编自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措施应对财经问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一财经工作。
2024-05-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历史预测押题密卷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重庆·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帝国主义时代,东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是帝国主义的后方。十月革命后,列宁多次强调,能够把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从困难中拯救出来的是全欧洲的革命。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后,便拟定了在欧洲加速社会主义革命到来的“直接战略进攻”,匈牙利、德国等欧洲国家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潮,但很快陷入低谷。就在此时,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开始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国际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东方。

——摘编自黎世红《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中国北方大革命运动》

材料二   19193月共产国际成立后,就派人到各国访贤,做工作。中国有五四运动的基础,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推动下,很快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斯大林的理论分析和形势估计的影响下,192711月党中央扩大会议就搞了盲动主义,号召到处暴动。193578月,共产国际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当时通过了一个决议,一般不干涉各国党的内部事务。共产国际搞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中国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合。后来战争打起来,对我们党的干涉就很少了。到了1943年,共产国际就解散了。

——根据《周恩来选集》整理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曾有一段时间全面学习苏联建设经验,但毛泽东很快感觉到不能照搬苏联的做法。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每个方面的阐述,几乎都要谈到苏联和斯大林的错误,都要谈到应当吸取的教训。党的八大之后不久,毛泽东又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都表明,中国正在努力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从整个国际共运来看,中苏两党围绕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争论,推动了各国共产党开始尝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实际相结合,力求自主地解决本国革命和建设的新问题。

——摘编自李明斌《中苏大论战及其经验教训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东方”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影响。
2023-12-02更新 | 1258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