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21-01-27更新 | 209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C.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D.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3 . 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对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进行“反限制”斗争,大力开展与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体育交流活动。这一举措
A.展示了良好国家形象B.体现了 “一边倒”外交政策
C.构建了睦邻友好关系D.彰显了不结盟的外交新思路
4 .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奉行不结盟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1950—2013年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图,下面对促进五十年代出现建交高潮的重要因素包括
A.美国在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
B.中美外交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一边倒”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行
D.美苏在世界范围进行冷战的有利时机
2020-03-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认为,建国初新中国外交有以下特征:革命性,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内向性,外交决策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过渡性,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的过渡。以下事件更多体现“过渡性”这一特征的是
A.与苏联缔结友好同盟条约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援越抗法、抗美援朝的决策
7 . 《周恩来选集》中有周总理的这样一段发言:“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两国)谈判,现在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这段发言发表的背景是
A.美苏两极格局已经形成
B.我国在进行保家卫国的战争
C.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D.我国正在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2019-01-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保定市七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卷历史试题
8 . 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建交,这一事件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舆论称为“外交核爆炸”。法国成为西方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也成为当时唯一能与中美苏三大国同时对话的国家,外交空间顿时豁然开朗。下列对此解读确的是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出现裂痕
B.彰显中法两国外交独立自主特性
C.推动了新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D.促进了西欧国家进一步走向联合
9 . 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万隆会议
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18-04-24更新 | 2333次组卷 | 64卷引用:河北省涞水波峰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习近平在中菲问题上表示:中方愿继续本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同菲律宾一道,共同推动中菲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与邻为善”的方针可能追溯到新中国初期的
A.“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