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亚非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睦邻友好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础。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三在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就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但人民要往来,人民还要影响政府,改变政府的态度,两国才能友好。”

——《周恩来外交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合理性。

(2)指出材料二所体现的外交原则及外交思想,说明其对中国外交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促进中日关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时外交政策的变化趋势。

2017-12-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陀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所示为一位高三学生总结的某次国际会议的主要内容。据此判断,这次国际会议(       
1促进亚非各国间的亲善和合作,探讨和促进他们相互间的和共同的利益,建立和增进友好和睦邻关系
2讨论参加会议各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和关系
3讨论对亚非国家人民具有特别利害关系的问题,例如有关民族主权的问题和种族主义及殖民主义的问题
4讨论亚非国家和它们的人民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它们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所能作出的贡献
A.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深入发展B.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反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D.体现了美苏冷战重心转移
2024-03-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月联考历史试卷
3 . 1955年《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宣布“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不过问或干涉他国内政。”这表明亚非会议
A.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B.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
C.体现了和平共处原则D.提出了不结盟和非集团的原则
2022-05-25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两极格局中,孕育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其中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主权、促进社会发展、改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着不懈努力。下列选项中,属于发展中国家“不懈努力”的是(     
①万隆会议的召开       ②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③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④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成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采取的外交方针,概括为三句话:“另起炉灶”“一边倒”“打屋子再请客”。


(1)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分析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必要性。

材料二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的”,“是来求同而不是不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


(2)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主要成就。
2022-02-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对指责和攻击极力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回应。此举旨在(     
A.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B.彻底瓦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C.反对大国推行的意识形态外交D.推进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5年万隆会议与会国在《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中,明确反对“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以避免“利用集体自卫的名义组织侵略性的军事集团并以此作为大国控制小国的工具”。与会国的这一立场推动了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B.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C.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D.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2022-06-2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与会国提出了尊重一切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国家平等,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等内容;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强调各国应充分行使国家主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应平等地独立自主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说明二战后
A.发展中国家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显现
C.美苏两极格局的主导地位已被动摇
D.第三世界左右国际政治格局
2022-05-31更新 | 1209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押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亚非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两次成功的多边外交实践。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为多边外交的指导原则,以亚非拉国家为立足点,超越了意识形态,在多边外交中扮演了务实协调者的角色,起到了建设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积极参与的两次多边外交
A.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外交孤立B.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C.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霸权行为D.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10 . 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外交受到国内外局势的影响不断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京设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中华民国建立后,陆征祥出任外交总长,立即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改组外交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材料二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的外交实践较多地体现为与社社会主义国家的的双边交往。由于国际形势发展,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又成功地进行了多边外交实践,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局面。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机构设置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举出“抗日外交”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请列举相关史实说明“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又成功地进行了多边外交实践”。
2021-02-0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