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亚非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漫画常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下列会议中贴切反映了下侧漫画主题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1961年不结盟运动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 . 历史漫画常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者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下列会议中,贴切反映了下面漫画主题的是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1961年不结盟运动会议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2018-12-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 (实验班)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独立自主”的使用频率


图2: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和平外交”与“和平共处”的使用频率

——张颖、潘敬国《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以<人民日报>为样本》


根据上表总结的《人民日报》中使用词汇频率上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合理解释。(史实正确,论述合理。)
2024-01-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空间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中国外交统计年鉴》


根据图中的时间标尺,概括图中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期(也可以补充其他时期)中国外交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论证。(明确变化,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6-01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3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图片资料,结合课本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图一;周恩来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字仪式上

图二:1954年6月下旬,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

图三: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图四:周恩来出席万隆亚非会议
(1)根据图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方针?
(2)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总理时,双方一致同意以什么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3)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4)周恩来在万隆亚非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万隆亚非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起到了什么作用?
2022-04-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下图反映的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7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 《共同纲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的三次建交高峰。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方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时的两项重大外交活动。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活动。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新旧中国不同的外交态度或外交状况的根本原因。
2020-03-0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周恩来倡导的外交原则是什么?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2)在万隆会议上,中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指出图三反映的外交成就并说明其影响。
9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一到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图四、图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分别发挥了什么巨大作用?
(3)图六是我国代表在第26届联大上的照片,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4)上述图片反映出旧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2020-02-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的三次建交高峰。如下图: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并列举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时的两项重大外交活动。
(2)依据材料二分析促成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新旧中国不同的外交态度或外交状况的根本原因。
2019-03-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