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亚非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空间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中国外交统计年鉴》


根据图中的时间标尺,概括图中任意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期(也可以补充其他时期)中国外交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论证。(明确变化,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6-01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3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国家治理的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分别是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6.5亿吨,2021年粮食总产量更是创历史新高,达6.8285亿吨。其中,谷物总产量6.3亿吨,超过美国谷物产量约1.5亿吨,约是印度谷物总产量的2倍,标志着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

——摘编《光明日报》2022510日第5版。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61年中国贸易伙伴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措施名称,分析“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
3 . 据有关资料统计,1950年我国开始对周边的越南、朝鲜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1955年后,中国对外援助范围扩展到亚洲和非洲一些对华友好的发展中国家。到1963年,共有21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发展中国家接受了中国援助。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中苏关系恶化
C.万隆会议的影响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4 . 近代以来,中国为世界和平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
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16天
苏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人民出版社)

材料二   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历年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上的陆军,最多的年份占编制总额90%,……八年中平均每年占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摧毁的日军有生力量数目最大。

——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国内意义。

材料三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一九五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于德里)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

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54——1955)》第三集


(2)概括材料三中的外交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原则在国际上产生的深远影响。列举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该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两次重大外交实践。
2019-04-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浙江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