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五计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就提出:“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来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但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材料说明中国领导人(     
A.认识到计划经济建立的重要性B.关注国民经济结构的协调优化
C.政策制定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D.国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自郭旭红《新中国GDP增长速度发展演变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及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列出信息并充分论证,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48年创刊的《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记录着中国社会的变化。1953年到1957年间该报相继刊登了题为《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我们为什么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努力完成发展国民经济的伟大计划》等文章,其旨在( )
A.彰显传统大众媒介巨大的宣传力量B.促进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凝聚力D.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大规模经济建设
4 . 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期的农业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了

定额按件计报酬
多劳多得办法优
支援国家工业化
多卖余粮起带头
A.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工业化的支持
B.“大跃进”运动的冒进倾向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政治宣传
D.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业丰收
2022-04-27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1949年到1954年,我国城镇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8249万。据估算,1953—1954年度,国家需要掌握粮食700多亿斤,实际缺口约430亿斤。这一情况表明当时
A.土地改革势在必行B.加快工业化的迫切性
C.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D.粮食自由流通势在必行
7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的变化表(摘编自龚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导致这一时期粮、棉、钢、煤产量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粮产量棉产量钢产量煤产量
1952年1.64亿吨130.4万吨135万吨0.65亿吨
1957年1.95亿吨164万吨535万吨1.3亿吨
增长19%26%296%100%
A.恢复国民经济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实施D.抗美援朝
8 . 加拿大记者马克·盖恩:“无论人们对毛泽东时代作何种评价,正是这个中国现代工业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展的“现代工业革命”是
A.制订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B.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推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 . 我国在1952—1953年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专业调整,加强了工程、师范和农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专门学院尤其是工科类专门学院有了相当可观的发展。这做法
A.符合当时国情需要
B.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C.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D.推动国民教育体系形成
2019-07-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2019-06-23更新 | 481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沭阳县高二下期中调研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