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五计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自郭旭红《新中国GDP增长速度发展演变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及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列出信息并充分论证,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院系调整,到,1952年底,建立了很多独立学院和专业;同时建立了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这是我国当时(     
A.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B.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D.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3 . 从1949年到1954年,我国城镇人口由5765万增加到8249万。据估算,1953—1954年度,国家需要掌握粮食700多亿斤,实际缺口约430亿斤。这一情况表明当时
A.土地改革势在必行B.加快工业化的迫切性
C.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D.粮食自由流通势在必行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把“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的财经工作方针,转变为“边打、边稳、边建”的财经工作方针。这一变化
A.促进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B.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2022-02-28更新 | 5075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B.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D.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
2021-09-27更新 | 5199次组卷 | 40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6 .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
时间
电力工业
煤炭工业
生铁

1920年
772百万千瓦
14.2百万公吨
436815吨
30000吨
1936年
1724百万千瓦
26.2百万公吨
958683吨
556347吨
增长率
9.4%
7%
9%
40%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材料二
产品名称
单位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7.9
219.5
1144.6
514. 9
27.8
144.8
65.2
原煤
公斤
83.0
761.0
3498.0
4938.0
9.2
42.1
59.5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49.6
143.8
97.6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5.8
418.1
283.6
棉布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6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表格,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