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五计划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在辽宁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0年,苏联援建的50个重点项目中有1/3建在辽宁。1952年,中央对辽宁基建投资7.8亿元,约占全东北基建投资的70%,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16.3%。据此可以看出当时(     
A.工矿业摆脱列强控制B.辽宁为工业建设中心
C.重工业产能显著提升D.国营企业占主导地位
2023-03-24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二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一五”计划,其中一项具体任务为“随着重工业的建设,相应地建设纺织工业和其他轻工业,建设为农业服务的新的中小型的工业企业,以便适应城乡人民对日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一任务(     
A.有助于“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局B.明确了以人民需要为计划的核心
C.可改善工业化建设中的经济结构D.摆脱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束缚
2023-03-23更新 | 198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二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以苏联为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26日,新中国党政代表团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主要有两项任务: 一是向苏联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是与苏联签订新的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寻求苏联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援助和支持。随后,中苏双方签订了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这些文件的签署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强大助力。

——钱津《新中国经济建设70年的道路与成就》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反对苏联斯大林式的教条主义,强调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因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不但经济问题如此,政治问题也如此。建设一个国家,不要把自己置于封闭状态和孤立地位。过去我们满脑袋框框,现在就突破了。”

——摘编自左凤荣《中国改革开放是对斯大—苏联模式的否定》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
(2)据材料二,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改革的突破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予以说明。
4 . 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2022-03-09更新 | 186次组卷 | 29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近代化,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养民之道,惟在劝农务本”,而开矿谋利,则属舍本逐末,“殊非经常之道”。

——《清史稿》

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

材料二   中国各年进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进口出口
机器及大工业原料及建筑用品农产品矿产品手工业制品机器制造业
19101.516.139.10.741.418.8
19203.225.336.43.739.420.5
19303.723.245.14.630.619.7

材料三   19512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以重工业为中心。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工业相当落后,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加速重工业的生产和建设。其次,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军事上威胁、经济上封锁、国际事务中敌对。为确保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必须加速发展包括国防工业在内的重工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10—1920年间中国进口的生产资料比重和出口的机器制造品比重出现了怎样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原因和目的。
2022-02-1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一五”计划期间,陈云说,公私合营后的资本家大多数是财富而不是包袱,应当充分使用。“过去苏联出美元和洋房请美国专家”。现在的资本家文化程度高,“向我们要求工作……不用他们就是傻瓜”。陈云的建议有助于
A.理顺计划经济与公有制的关系B.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人才缺口问题
C.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地恢复发展D.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 . 宣传画具有时代的特点。下列宣传画按其所反映内容出现的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B.①②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①③
8 . 有学者统计,1953一五”计划实施后,在其建设规划中,私人企业和私人资本的参与度几乎为零。此状况
A.保证了工业化建设的进程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已形成D.加速了公私合营的实现
9 . 下表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表。这反映了“一五”计划
国民经济各部门总计工业建筑业地质
勘探
农林水
利气象
运输
邮电
商业饮食
服务和物
资供销
科教文卫和
社会福利
城市公
用事业
基本建设投资额(亿元)588.47250.2621.5414.3641.8390.1521.4044.5614.43
占投资总额的%100.042.53.72.47.115.33.67.62.5

A.促使国民经济全面发展B.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C.服务于社会现实的需要D.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0 . “一五”时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工程,有70%以上布局在北方,其中东北占了54项,实际实施建设的项目中仅有9个项目布局在东部地区。从城市层面来看,工程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长春、沈阳、抚顺,西部地区的包头、西安、兰州、成都以及中部地区的洛阳、太原、武汉、株洲等城市。这种布局
A.保障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B.标志着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的转变
C.兼顾了协调区域发展与国防建设的需要D.基于“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决策
2021-08-26更新 | 422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