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三大改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中国1949-1955年间私营工业各产值所占比重变化情况统计(%)。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A.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增强B.国民经济成分构成趋向合理
C.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形成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5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材料二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性质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认为:“如果你想做企业家,想把企业做大,那就该去解决社会问题。”“事实上我觉得每一次的成功,都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中国经济的发展”。阿里巴巴的发展吻合了新商业文明的特征……2010年3月,淘宝网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淘宝数据,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与之共享其海量原始数据。

——习美.李绍钻编著《马云教你创业赚大钱》


(1)依据材料一,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分别有哪些?
(2)读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新商业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国内经济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