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1953 年6 月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2019-01-30更新 | 4877次组卷 | 149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2019-01-30更新 | 2282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3届贵州省遵义市湄潭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
项目中共党员民主党派无党派工人农民解放军归国华侨少数民族妇女
人数668274284100636030177147
A.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治协商推举出来的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基于多党制基础上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2年10月,斯大林在答复中国共产党访苏代表团的询问时表示∶"如果你们不制定宪法,不进行选举,敌人可以用两种说法向工农群众进行宣传来反对你们,一是说你们的政府不是人民选举的;二是说你们国家没有宪法。”由此可知,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五四宪法的制定(     
A.源于外部力量的压力和推动B.增强了新中国政权的合法性
C.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D.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1954年6月,完成参加选举的选民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6%。6月至8月,逐级召开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最后选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人。这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实现了直接民主B.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
C.完成了土地改革D.发扬了政治协商的优点
6 . 下表为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额分配表,这表明
类别政府民主党派团体驻区机关工人文教卫生私营工商业少数民族宗教街道居民
人数964853241313442
比例(%)5.113.412.274.5530.1113.467.397.392.2723.86
A.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完善B.实现了直接民主政治
C.人大代表来源具有广泛性D.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7 . 据统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召开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26个报告,通过了18项决议和10项法律,其人大常委会共召开89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372项报告,通过了78项决定、决议以及19个条例。这说明
A.各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作用
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C.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得到贯彻落实
8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这些探索历程大致是
A.君民共主一君主立宪一民主共和B.君主立宪一国民共和一人民民主
C.君民共主一国民共和一人民民主D.君主立宪一民主共和一人民民主
9 . 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确立村民自治制度
10 . 宣传画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浓重的时代信息。如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创作的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描绘了一位老人第一回拿到选民证时的喜悦之情,该画作反映了(     
   
A.土地改革取得显著成效B.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C.人民当家作主的新风貌   D.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