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届人大与五四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55年5月起,依据《关于人民代表到各地视察工作的通知》,全国人大代表分赴各地或就近在城市和乡村视察。在城市中视察重点是粮食供应和生产建设等,在乡村中重点是粮食统购统销、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等。代表们深入到工厂、矿山和农户,收集了许多意见,并向政府进行了反馈。这一做法(     
①推动了爱国统一战线的形成   ②完善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③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开展   ④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践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4-01-16更新 | 217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下是郭大均著《中国当代史》中目录摘编:

第一章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民经济恢复

第二节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现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失误中的曲折

第三节 战胜严重经济困难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

第三章 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第一节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第二节 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与贯彻

第四章 坚持改革开放 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第一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到来

第二节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展开

第三节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贯彻

结合所学知识,从该目录中任选一节进行续写。(要求:史实阐述,史论结合,需观点正确,符合史实)
2024-01-15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冬学是指农村充分利用冬季的空闲时间开办的季节性学校,如表是建国初期人民政府部分冬学教育主题,据表可知冬学的目的是(        
时间冬学教育主题内容
1949年向农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意义,解释人民政协的共同纲领。
1952年宣传三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等内容。开展“爱国增产生产合作及社会主义的前途教育。”
1953年宣传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4年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教育。
1955年宣传农业合作化的思想以及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B.提高农民文化素养
C.增强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同D.促进民众自我觉醒
4 . 中国各民族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材料一



(1)观察上图,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材料二



(2)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清朝是通过何种方式解决民族问题,并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三



(3)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2023-01-06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柳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重大事件(部分)

时间事件结果
192781南昌起义占领南昌,后撤出,南下广州
192787八七会议确定实行A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279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向山区进军
192710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B”的星星之火
192912古田会议确立了人民军队建立的基本原则,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权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材料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包括了我国所有的民主阶级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工农业劳动模范,军队的英雄人物,著名的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工作者,工商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其中有177名少数民族的代表,147名妇女代表。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商议国家的大事。

——摘编自《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盛况实录》

材料三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请完成表格中A和B处的空缺部分。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道路的创新之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创举,根据材料二,概括参加一届全国人大的代表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发展对外关系方面的实践探索。②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概述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最后十年中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成就。
2021-09-18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二完全学校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反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