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争资本主义”指从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后到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开始之前这一时段的资本主义。欧洲人重塑了全球棉花产业,将世界分为“内”和“外”两个区域。“内”包括母国的法律体制和习俗,以维护国家秩序;与之相反,“外”则受到帝国支配,丧失大量土地,其原住民遭到屠戮,资源遭到掠夺,人民遭到奴役。

2019世纪是“工业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由于劳工成本过高,英国专注于如何在高劳动成本下提高生产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促成了棉花历史上最重要的技术变革。

“全球资本主义”则用来描述19世纪后期欧洲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对非西方国家的侵入到20世纪中叶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这一时段的资本主义。张謇是全球南方诸多思想家的一员,试图重新审视自己的国家在全球棉花经济中的角色。他们专注于恢复国内市场,抵消去工业化进程,引进西方技术,诱使国家支持工业化。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SvenBeckert)《棉花帝国》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角度,自拟具体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5-10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钱乘旦指出:“工业超过农业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压迫贵族地主阶级;大工业挤垮手工业意味着工厂主排挤商人对生产的控制,因而商业资本让位给工业资本;工厂的兴起和城市的昌隆则表明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和壮大。”钱乘旦意在说明工业革命
A.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B.壮大工人阶级力量
C.推动了民主化的进程D.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3 . 依据下表中的信息,确定最恰当的主题是
时间事件
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878年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
1896年大清邮政官局成立
A.技术变革改变了社会生活B.工业文明推动民主化进程
C.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D.工业文明推动近代化进程
4 . 棉花的中心地位的变化也是关于全球资本主义及现代世界的缔造和重塑的变迁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棉花的驯化、纺纱和织造是在南亚、中美洲和东非三个区域内独立发展的。欧洲人长期处于棉花世界的边缘地位,但地理大发现以及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棉花种植和生产的方式与地点发生剧烈改变,同时棉花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把整个世界整合在一起。这并非由于技术进步、生产组织方式的优势,而是因为欧洲人具有跨越大洋投入资本和力量的能力和意愿,由此重塑和主导全球棉花网络。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独立的棉花世界变成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

材料二   棉产品的需求几乎是无上限的,只要人类的财富在增加,人口在增多,棉花制造和棉花种植就会一直增长。在工业革命前,棉花种植和棉花纺织大国是印度、中国、巴西等,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出现在了英国,西方第一次成为棉花生产的大国。生产力骤然提高,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工人的需求,不断开厂的资本的需求,更多的原棉的进口需求,更多的出口倾销需求,渐渐的,一切都变了,工业资本主义诞生了。而在这些变化中,每一个纱锭,每一包原棉,背后都是一长串的链条,这链条诞生于地理大发现,是最早的全球化。在这条链条里,先掌握工业化的对后发的地区开展无情掠夺,城市化的地区对农村地区开展了血腥的剥削,这些事情发生在英美法德,也发生在殖民地,同样发生在中国,链条太长了,以至于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在里面,从1780年到现在,不曾改变……年的时间,两三代人因为棉花纺织积累了原始资本。美国北方的巨头们向矿产、钢铁、冶炼、铁路等更高一级的工业进军,他们看上了南方占据了的大量土地,想把农业用地变成工业,利益的矛盾无法调和,南北战争爆发,南方战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棉纺织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021-05-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铜仁、六盘水市、黔南州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15年,英国的土地贵族和农场主提出一项旨在提高谷物进口税、限制粮食进口的《谷物法》修订法案,并获国会通过。根据这项法橐,当国内谷物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禁止进口或征收高额关税。

其时,英国逐渐成为当时欧洲主要的工业品出口国。但是,依靠陈腐的议会选举制度,土地黄族依然牢牢控制和操纵政权。1832年的议会改革,一定程度改变了议会的权力结构,为废除《谷物法》英定了政治基础。1843年之后,主张实行自由贸易的“反谷物法同盟”甚至具有走向革命的特点,加之1845年爱尔兰收导致的严重饥荒,最终促成了《谷物法》的废除。

废除《谷物法》,推行相关的自由贸易措施,实际上换来别的国家对英国工业品更大程度的开放,到1850年,英国生产了全球一半的生铁,采掘了一半以上的媒炭,加工了近一半的棉花,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谷物法》存废问题作出合理解释。
2021-05-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1834年,英国政府出台了“新济贫法”,规定贫民只有进入“济贫院”后,方可获得实物救济,而“济贫院”实际上是“劳动院”,是“另一个工厂”,这里工作繁重,待遇低下,食物很差,居住也十分拥挤,穷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请求救济。这表明英国政府
A.借此维护庞大的自由劳动力市场B.是为了阻止贫困人口的无序流动
C.克服旧济贫法中滥施救济的弊端D.用立法权维护商业资产阶级利益
2021-05-08更新 | 468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1792年初英国激进运动进入新阶段,效仿法国革命的“公会”与议会在政治上公开对抗。运动超越了地域党派,不仅辉格党自由派、非国教徒,而且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也积极参加。工人阶级也成立了激进组织伦敦通讯会,要求议会改革。激进运动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代议制不能适应垄断资本需求B.无产阶级壮大要求改善其处境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强烈冲击D.工业化发展激化英国社会矛盾
2021-05-08更新 | 9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如表反映了16-19世纪间西欧夜间生活的变化情况,这说明
时间夜间生活的情况
16世纪前读故事,禁止外出,采取宵禁和夜巡的治安措施。
16—17世纪宫廷舞会盛行,晚间剧场出现。
18世纪咖啡馆、酒馆、俱乐部兴起;一些城市不再夜晚关闭城门:夜间劳动现象出现。
19世纪剧院和音乐厅成为夜间娱乐的主要场所,俱乐部出现24小时营业,出国娱乐出现并发展;夜间劳动的时间延长,强度增大。

A.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B.夜间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自由主义思潮影响式微D.市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
2021-05-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中国与海外各国交往大增,许多文人或奉使出访,或到外国讲学游历。舟车所经、采风问俗,写下许多竹枝词,创作于1883-1884年的《伦敦竹枝词》是其中的代表。

伦敦竹枝词(摘选六首)

十丈街衢百尺楼,并无城郭巩金瓯。但知地上繁华甚,更有飞车地底游
黄雾弥漫杂黑烟,满城难得见青天。最怜九月重阳后,一直昏昏到过年
国政全凭议院施,君主行事不便宜。党分公保相攻击,绝似纷争蜀洛时
短衣脱帽谒朝中,无复山呼但鞠躬。露膝更无臣子礼,何妨裸体入王宫
十八娇娃赴会忙,谈心偏觅少年郎。自家原有终身计,何必高堂作主张
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

请从两首或两首以上的竹枝词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5-08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动作--时间”研究者美国人泰勒在19世纪初期提出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他要求将每一件工作都分成尽可能多的简单的基本动作,然后把无用的动作去掉,选择出每一基本动作的最快和最好的方法,并把这些动作的时间测量下来。这种科学管理方法
A.延长了工人的劳动时间B.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C.推动了美国工业化进程D.激化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2021-05-07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