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下图为弗拉基米尔·塞尔罗夫1950年创作的油画《农民代表访问列宁》:列宁正专注地听取和记录三位衣着破烂的农民的倾诉。农民倾诉的主题,最有可能的是(     

   

A.俄国十月革命B.农业集体化C.苏联卫国战争D.余粮收集制
2023-01-10更新 | 3801次组卷 | 28卷引用:浙江省2023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2 . 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在察里津和卡卢加一带,当地苏维埃政权没有禁止粮食的自由贸易,而是向贩粮者征税,用于支援战争和救济饥民。这一史实可用来说明,当时苏俄
A.粮食短缺问题得到解决B.自由贸易成为经济活动常态
C.战时经济措施存在弊端D.粮食税已经代替余粮收集制
2021-06-13更新 | 11786次组卷 | 92卷引用: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评价1920年前后的苏俄战争时说:“红方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他们获得了对俄罗斯广阔的中部核心地区的控制,还拥有优越的组织能力和毫不留情的雷霆手段。……兵员和给养都是以强制手段从农村征调的。”下列属于这一时期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将农民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B.通过粮食税等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C.采用强制手段推进“农业集体化”
D.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2023-03-22更新 | 916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1919年2月,苏维埃政权开始进行另外一种试验:授权国有企业、企业集团、市苏维埃和工会获得土地,组建苏维埃农场并生产供自己使用的农产品。此举意在(     
A.缓解农民对余粮征集制的抵制情绪B.利用工业扶助农业发展
C.解决粮食供应不足问题D.顺利实现向农业集体化过渡
2023-02-10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现代世界史》曾描述某一时期的俄国,“斗争的一方是农场主,他们害怕失掉的正是口粮和财产;另一方是城市人民,他们经常受到挨饿的农业工人的支持,因为农业工人已被饥饿逼得走投无路。于是,许多农民,特别是大农场主纷纷集合到那些反布尔什维克的政治首领的周围。"导致这些“斗争”出现的这一政策(     
A.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B.为集中有限力量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C.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D.使俄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6 . 列宁曾说:“当时我们处于极端贫困的境地,没有人去考虑为期一年的储备或分配问题,往后只好‘走着’。至于理想追求,虽然俄共(布)有‘纲领’,有‘设想’,但在实际上是无法顾及的。”据此可知,下列各项中与列宁所说的“当时”所述情况相符的是
①苏联深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
②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对危机
③苏俄当时处于国内战争的初期
④苏俄尝试建立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2-05-24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7 . 《新全球史》提到,“俄国的统治者没有改造经济的计划,但是在内战过程中,他们进行了快速的、无计划的国有化进程”。内战时期的“国有化进程”(     
A.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优化了国民经济结构
C.完成了国家工业化D.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难以忍受余粮征集制的沉重负担,产生了严重不满;大批工人由于饥饿和工厂停工而纷纷从城市逃往乡下,成为“背口袋的人”(搞粮食投机的人)。列宁认识到如不改变政策将失去广大工农群众。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迂回过渡”的办法。19213月,苏维埃俄国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了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石镇平《重新解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在列宁心目中,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过去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错误做法的纠正,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探索和尝试。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粮食税、发展租让制、租借制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货币和商品交换等看出,无论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还是允许自由贸易、商品货币关系存在,都是列宁在破解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难题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毕竟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未来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和商品交换无疑是破天荒的。

——摘编自王进芬《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例,说明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
9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享有盛誉的世界名著。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后成为了著名的布琼尼红军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1920年秋天在战斗中负重伤退役,是一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与他从军生涯同期的历史事件是( )
A.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B.反抗十四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
C.苏维埃政府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诞生
2023-01-07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18年11月,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粮食人民委员部颁布决议,宣布对香烟、糖果点心、咖啡、食盐、火柴、煤油、肥皂等商品实行国家垄断。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主要运用于轻工业方面B.未能达到制定政策的初衷
C.阻碍苏俄国民经济发展D.具有禁止自由贸易的意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