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9 道试题
1 . 1921年2月,列宁在分析当时喀琅施塔得水兵发动兵变的原因时认为:“他们不要白卫分子(反苏俄、支持沙皇的力量),也不要我们的(苏维埃)政权。”兵变的发生从侧面表明
A.二月革命具有不彻底性.B.十月革命后未能实现和平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经济困难D.新经济政策不利于军粮供给
2021-07-16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0年,苏俄工业总产值下降为1917年的21%,不少企业减产或倒闭,出现官僚主义滋长经济效益低下现象。其源于
A.高度集中管理体制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的弊端D.三年卫国战争破坏
2021-07-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3 . 下表是1918年1~5月苏俄粮食采购情况,根据如表反映的问题,苏俄实施了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
粮食实际采购量/粮食计划采购量21.8%36.5%36.5%14.1%12.2%

A.土地改革B.余粮收集制C.新经济政策D.农业集体化
4 . 俄国革命采取了共产主义的形式,是因为新政府内受混乱的挑战,外受他国的攻击。人们的反应是任何一个国家受到围攻情况下的自然反应。当时新政府的反应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固定粮食税
C.开始实施五年计划D.优先发展重工业
5 .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扩大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范围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走向灭亡
C.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内在性作用D.帝国主义对苏俄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
2021-07-13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苏联(俄)历史上某个时期,中央先后收到农民的来信说道,“粮食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耕的种子都吃掉。”“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苏联(俄)正在推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

材料二 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出产谷物的者份征粮办法》,…征收数量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农多征,中衣少征,贫农不征…大工业战前就开始了,19201129日,最高国民经济奏员会决定,将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金业,全部收归国有。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

材料三 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全球通史》

材料四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苏俄的工农业政策。
(3)材料三说明苏联(俄)政策出现什么重大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此时苏联(俄)的工业化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8 . 有学者认为,当时俄国(苏俄)正处于国外、国内两者残酷打压的局面,国内环境也是一片狼藉。新生的政权为了扭转这一态势,保住政权顺利在本国的践行,最终选择了这一政策。此项政策在农业,上表现为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的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农产品收购制
9 . 政策实施两年期间(1918-1920年),受这项政策冲击最大的是农业部门和农民阶层,而所遇到的最大抵触也是来自于农民阶层,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部门也是农业部门。据此可知,该“政策"
A.并不适宜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B.牺牲农民利益支持工业化建设
C.因农民强烈反对而未付诸实施D.努力发挥市场作用但没能实现
2021-07-0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苏俄(联)的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列宁曾认为“以私贩粮食和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收购粮食是资本主义复活并同共产主义进行斗争极其残酷的形式”。说明此时苏俄(联)
A.尚未找到正确过渡道路B.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
C.准备调整国民经济比例D.积极实施新经济政策
2021-07-0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